1.
和我妈聊天,谈到交友,我说感觉很久没有那种可以交心的人了。她也表示自己无论对别人多好,也会有人在背后诋毁。大概这就是真相,交友太过功利太过利己。尽管如此,她依旧坚持让我对别人要尽心尽力。打开微信列表一个个看过去,清楚地记得每个人出现的时间和事件。我的记性还不错,但有时候,不错的记忆力也会让我很为难。
我觉得我妈是世上三观很正的人,或许是我出生起就接受着属于她的世界观。她会给门口坐着的看手相的人饭吃,却不会给乞讨的老人硬币。她从不会在我们面前顾忌着什么虽然她总说我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她会因为问路的人没有称谓而缄默,也会告诉我们说话之前要先招呼。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我们最好的一切,我也清楚从不做家务的我们是多么被宠溺。
妈不是生来就做的妈,她以前也是胆小的女孩子,在一片虚无里摸索才有了后来的样子。她不是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也不谙世故里的厚重瘠薄。但她教给我的,远比她所接触的多。小城的茧,难以束缚她的目光所及。
2.
爱而不得或许是常态。
今天玩了个帮陌生人传话的游戏。有个刚高考完的小女孩找到我问我能否帮忙。结果自然是个遗憾。那个女孩应该挺失落的吧,我也想起以前的自己也像她一样,或许带些不甘心,总在他回头之际心软而难以忘怀。
还有个女孩子是要发给她的男朋友,我也是后来和男生的交流中才得知他们的关系。男生说他的女朋友不善表达才会这样的吧,容许我想象他的语气定是带着宠溺和笑意。
我自己呢,也可以凭借很多的话题尬聊一段,我最终并没有这么做。先喜欢上谁没有错,也不会因此而低人一等,说的人洒脱,还是会像在刀尖行走,笨拙而带着真心。很多话说给别人听又何尝不在劝慰自己,你值得更好的,哪儿有那么多的好人,只不过后来正巧刚好遇到,而又刚好合适。
3.
我以为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交往状态,便是时时保持着客气。保持着初次相识时的拘谨和安静,这样也不怕打破界限进而触碰底线。世上没有开得起玩笑的人,也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所以敬重就够了,无需更多。
我当然有可以毫不顾忌形象的朋友,笑得前仰后合时有,疯言疯语也多。但对于只能相伴走几年的人,我不愿上心要求太多。我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难过很久,只是多数情况下不说我就可以当作过往,但若一直积累,翻篇在我的心里也是难得的事,我不像诗人,诚觉世事皆可原谅,我普通得连凡事都不愿纵容。
我是个观察癖,注意的点和别人会有不同。大多数时候我是沉默的,但并不表示我会忽略什么。我有着比一千八百种还要多的毛病,但至今遇不到第三个除了父母能宽恕这些毛病的大人物。
愿你的出现能闪闪发光,让我觉得这世上竟也值得这样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