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不完美MOM”
1
令我长期头疼的地方,
就是吾儿不爱吃饭,
所以从小体质也很弱。
吃饭的毛病可说是一样也不少,
挑食,
爱吃肉不爱吃蔬菜,
或者光吃饭不吃菜,
吃起杂七杂八的倒是津津有味。
多话,
说来也奇怪,
不吃饭的时候也没听他说什么,
一吃饭就打开话匣子
从东扯到西,从天说到地,
说着说着还手舞足蹈。
可只有一张嘴,
为了说话他可以不吃饭。
如果任由他讲,
他能讲一个小时,
饭也没见下去多少。
我们的反应就是,
这是坏习惯,得治!
因为吃饭的问题,
也没少被揍过,
丝毫不见效。
好好吃饭就那么难吗?
真是屡教不改!
每天因为吃饭就最起码生气三次,
要不是因为吃饭不好影响身体,
才懒得管呢!
我们又说:
吃完饭给你时间讲,
现在你先好好吃饭。
可是吃完饭离开饭桌,
让他说他也不说话了。
好奇怪,
问他缘由,他说:
吃完饭你们都忙自己的事情,
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
也没时间和你们在一起了,
在学校也不许说话,
一天只有吃饭的时间可以说话了。
想想还真是这样啊,
每天匆匆忙忙,
早晨他出门上学的时候,
我和妹妹才起床,
晚上他做作业的时候,
我要带妹妹,
等他做完作业,
我已经带妹妹睡觉了。
除了午饭和晚饭时间能讲讲话,
其他真的没什么时间了。
2
有的时候随他讲,
全部是些战斗机啊、
大鲨鱼啊、变形金刚啊…
听得我脑壳嗡嗡作响,
咱能不能讲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呃,今天的饭菜怎么样啊?
关心一下周围发生的事情?
比如,
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新鲜事啊?
“今天美术课被占用了,
太可恶了!”
“今天同学被老师教训了。”
“今天上午居然上了三节数学课,
好累啊。”
顶多这些吧,
只有讲头脑里面那些感兴趣的
才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两眼放光。
是啊,忽然觉得大人感兴趣的
确实无聊啊,
都是些房子啊车子啊娱乐新闻啊…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觉得
大人讲话很无趣呢,
谁知一转眼自己就变成
无趣的大人了。
而小孩子的心里装着
无尽的世界和想象。
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读物的丰富,
兴趣也跟着扩散了,
我终于摆脱了战斗机的轰鸣声,
转而能听到
“妈妈,金字塔好神奇啊,
那时候数学还没有那么发达,
它的结构却那么稳固…”
我悄悄地揉了揉脸部肌肉,
整理了一下面部表情,
挤出“假笑”
摆出耐心倾听的姿态,
用温柔的眼神看着他,
心里在想“忍一个小时吧”。
继而又听到
“蜗牛也是很神奇的,
它的壳不是长出来的,
而是它造出来的…”
—“哦?是吗?”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
“妈妈,《三国演义》太好听了,
刘备balabala…”
—“哦,原来是这样啊”。
等了三十分钟,饭也没吃完,
算了,不吃了吧。
哎呀,总比听金刚那些好吧。
3
每天读书也没见成绩有多好,
成绩不好,
就会觉得连这么简单的知识
都学不好,
“你怎么这么笨?”
“你为什么这么懒得动脑筋?”
“态度能不能放端正一点?”
熊孩子真是不省心。
所以,
吃饭习惯也不好,
学习成绩也不好,
缺点还真是多!
4
可事实上,是这样吗?
孩子每天80%-90%的时间
都被学业占领了,
想想好惋惜,
那么大好的童年时光
都花在几本教科书上了。
考试也只能考察
那几本教材的掌握程度,
如果花了那么多精力,
还要额外参加补习班,
只为取得好成绩,
代价就太大了。
那么精力应该放在哪里呢?
应该放在更广泛的阅读、
充分的运动、
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自由地发展兴趣爱好,
比如吾儿特别爱好画画,
已经自发地花了几十本画本了。
很想给他报个素描班,
可他不要去。
听学画画的朋友说
素描是非常枯燥的,
可能本来爱画画,
他去学了反而不爱画了。
也好,等他自己想要去学也不迟,
内在动力要保护好。
既然不那么关注成绩,
那关注什么呢?
--我觉得是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力。
如果父母已经成长的很好,
当然会投入更多的身心帮助孩子;
如果父母还在自我成长阶段,
就边学边给了,
比如数学方面,
我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是太好,
需要自己先学好了
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既然理解了,
吃饭的时候,
就随他说吧。
现在练体育,体质也好起来了
就随他挑食吧
...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本文写得不错,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不完美M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