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关在一座心灵孤岛上的修行。
我很希望复习的时候被困在一个荒无人烟,没有悲伤也没有花朵的世界里,但事实是,越是孤独,越是独处,心里闹的越厉害。
人很奇怪,热闹的时候会特别没心没肺,什么都感觉不到,孤独了,反而特别敏感,仿佛身上每根神经都联通着世界,每个细胞都充斥着情感,一碰就会一颤,一有风吹草动就惶惶不安,好像有一种逆风行走在独木桥上,摇摇欲坠的感觉,这俗称,“神经质”。
我感觉我在考研的整个过程里,比喻来讲,就是穿梭在一栋巨大的迷楼里,使劲在一堆杂乱无章的纸头里飞来飞去,好不容易飞出一层,世界好似变大了,好似明亮开阔了,以为这是自由,是知识的彼岸,正要松一口气时,突然,砰,撞到天花板,没想到这只是下一层的开始。仍然要背着厚重的包袱,被迫一层接着一层的往上飞,然后一层又一层的循环往复,反复做着梦,飘到考试的日子。
反正不去描述生活的苦闷、作息的形式以及学习的经验,既然选择了,就得全盘接受,包括失败的苦果。但我也相信即便是最坏的结果,也是值得,每次的经历都有存在的意义,都有回味的价值。对于学习的效果而言,概括之就是功不唐捐。不是做完卷子对答案的及时反馈,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节点,不知从身体哪里冒出来一个劲道,干了一件别说他人,自己都觉得诧异的事情。彼时再回味,原来是那一段岁月无所求的苦读而至。功不唐捐。这一段,不求功利,而是为了内心诉求。
安之若素就好了。
但趋利动物要想安之若素,就是这么困难。
总有那么一些时刻让我觉得所有想表达的感触都被拙劣的文字拆散,欲说还休的情趣变成粗浅苍白。用图片代替文字,有时候是最省时省力的方式。我想把情感与经验、过程剥离开来,抽象出来,注进实例化的图片,过段时间翻翻,还留有回忆翻滚着的温热感与新鲜感。
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实例化的对象。
都是些手机小景,简单随手记录的生活。
城市的变化
早晨的城市其实是热闹的,车子与行人交错,在马路上堵成一排一排,人声喇叭声混杂,一开窗就听得到。
只是有的人从窗口看到的是拥堵,是车流与红绿灯的交汇;有的人望出去的是整座城市的颠倒,是大雾笼罩,荒无人烟;有的人则关注的是玻璃上的水雾,是雾气遇冷凝结成水珠的反光。
雾的,雨的;黑的,彩的;下雨的,不下雨的的;同一个窗口望出去的同一景致的不同角度,不同天气,不同变化。
有时平日里会觉得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很有道理,人心便是世界,整个自己的世界都是受意识支配的,是因为自己累了才有的晚上睡觉的时间,是因为自己醒了太阳才会升起;但当看到天亮整个过程的时候才会真切得觉得物质世界是客观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即便你时间紧迫,一晚上你什么也没做,一夜没睡恍恍惚惚,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窗外世界在运动,人群在走动,太阳在升起,时间在流动。
世界没了你,地球照样转这句话好像多了一层哲学含义出来。
狗的写真
这只玩具狗狗真的很有意思,第一眼望过去,小只,逼真,毛茸茸,爱不释手。放下去,拿起来,拿起来,放下去,撸了好几遍,所幸就拿手机拍一顿再说。
有劲的狗,森自无自的我。
练就我一身拍狗的本事。
食的记录
偶尔拍了一张吃的街头小摊头的炒饭,简单修了一下,套了个滤镜瞬间像法式大餐,突然就萌生起记录最后30天的想法。
“诗人少达而多穷,诗穷而后工,愈穷则愈工。”
用网络上的话来说就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就算说,也要说得不是人话。
拍食不像拍城市,要通过意境来传递生活,食物是没有感情的,只是拍一根豆芽选择什么角度的问题。
这些图,客观得反映着每日吃豆芽的生活状态。
生活记录
I guess life comes in this way
每个人其实过得都不好,只是大家都不说,我猜生活本应如此,人都会试着把自己生活描绘的比现实更好。或许手机记录生活就是如此,把原本平凡的视角,以一种惊艳的姿态显示出来,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对惊艳有不同的理解。
但确实,苦中作乐的回血能力比抗击打更重要。
路程有点波折,空气有点稀薄,
景色越辽阔,心里越寂寞,
不知谁在何处等待,
不知后来的后来,
只是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
也许结果,正在等着。
公园与桥
边上的公园与桥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拍草,也有着无穷的乐趣。
最后的时光
最后一周,回家,等考试。
明明就是普通的一条城市街道,拍出了一股森林的感觉。
站在街上,几日不见,今已亭亭如盖。
desperado
考研路上每个人都是亡命之徒
执迷不悟,自闭心门
每个人都有自己前进的理由
冬季来临,天无降雪,阳光消匿
绝望与自由,叫嚣着,让你滚回家门
黑夜白昼混沌一体,双眼模糊,辨别不清
仿佛背负罪名,身负桎梏,独行落魄
这是一段风雨将至,无感无欲的日子
卸下执着,记录生活
打开相册,满眼都是回忆
那是一段段破碎的时光,那是一片片美好的光影
到最后,全部都变成了那段时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