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在90年代的小孩来说,他们的童年是幸福的。
因为陪伴他们成长的除了光怪陆离的香港电影之外,还有内地的历史正剧、香港TVB的武侠剧、台湾的偶像剧。
其中,台湾的偶像剧更是许多少女心中的粉红泡泡,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偶像剧鼻祖《流星花园》。
2001年《流星花园》的出现为台湾偶像剧定下了基调,台湾电视剧也由琼瑶领衔的言情时代进入到柴智屏、陈玉珊主导的偶像时代。
剧中凤梨头的傲娇男孩道明寺、等离子烫的夜店咖美作、格子衫的文艺风流男西门、备胎鼻祖的忧郁王子花泽类以及“绿茶婊”杉菜构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当年的火爆程度也高到吓人,平均收视率高达6.99,一举刷新台湾电视剧收视纪录,并且打破日韩剧垄断的局面,版权输出二十多个国家。
当然,还有至今都在流传的台词。
如拽的时候可以说:“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安慰女生的时候可以说:“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如果能倒立起来,这样原本要流出来的眼泪,就流不出来了。”
拒绝别人顺便装逼时可以说:“我是你用再多钱都买不来的人。”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流星花园》杀马特的造型和略带幼稚的台词都显得很违和,可在当时根本不妨碍它红遍整个亚洲。
自2001年起,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争相邀请由《流星花园》而爆红的F4,且在日本、韩国、泰国都掀起一股学中文的热潮。
在菲律宾,言承旭到去参加记者会,受到菲律宾总统的邀约,全程以皇家礼遇接待。
在印尼,《流星花园》是印尼有电视台以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剧,以至于印尼政府在媒体上公开希望F4到峇里岛开演唱会挽救当地经济。
他们想借助F4的号召力吸引更多雅加达歌迷到峇里岛一游,振兴低迷不振的旅游观光业。
只可惜原本的计划被密集的档期耽误。
《流星花园》播出四年后,《王子变青蛙》以平均收视率7.09,最高收视率8.05,打破了《流星花园》保持的收视纪录。
这部剧也让主演明道和陈乔恩晋升为偶像剧一哥和偶像剧女王,陈乔恩也从《王子变青蛙》开启了自己的“旺夫”之旅。
《王子变青蛙》还带火了偶像剧的基本套路。
即男主是成功人士或接班人,因失忆或其他因素流落到小地方,各种巧合遇见了女主,恢复记忆后发现自家的企业与女主所在的地方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亦或是男主因家庭阻力以及不想自降身份与女主再续前缘,可经过一系列磨合后,两人终成眷属。
此后,凡是偶像剧基本上都是对《王子变青蛙》的排列组合。
明道饰演的单均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霸道总裁,毕竟在单均昊面前,其他霸道总裁都像是部门经理。
他每次出场都自带《迷魂计》的BGM,霸道又迷人。
尤其是歌词“命中已注定,是我太任性,你的花言巧语,把我推入陷阱。我怎么有力气挣开你,爱上你”好像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一样。
当他失忆时,又成了可爱且技能满点的茼蒿。
不仅会说英文、射飞镖、弹钢琴、品红酒,还会修水管、换灯泡、辅导功课,连责任、教养、风度、担当也都具备。
虽然皮肤有点黑,眉毛有点粗,脸庞有点胖,但他一笑起来,所有人都会沦陷在他的“迷魂计”里。
另一部现象级台湾偶像剧,是三年后的《命中注定我爱你》。
它以平均收视率10.91、单集最高收视率13.64,打破了《王子变青蛙》保持的收视纪录。
高高在上的魔法灵社长纪存希与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便利贴女孩陈欣怡。
两人因为一次意外发生了一夜情,陈欣怡怀上了纪存希的孩子,在奶奶的逼迫下,他娶了陈欣怡。
可纪存希一开始就讨厌这个“婚姻”,直到某日惊觉陈欣怡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不想失去的习惯。
在被自愿的磨合下,他们让相遇的每一天都成了值得纪念的好日子。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剧情设定很狗血,可在当时却让人上头到无法自拔,因为童年滤镜可以秒杀掉一切负面。
这三部剧是台湾偶像剧史上不可逾越的“三座大山”,但在“山腰”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引发回忆杀的存在。
如《恶作剧之吻》中的学霸江直树和学渣袁湘琴,两人让偶像剧成为了代表爱情形态的代名词。
甚至由他们演化出了一句情场名言说:“世界上没有追不到的江直树,只有不努力的袁湘琴。”
还有让歌曲《Lydia》、《花的嫁纱》、《我们的纪念》、《遗失的美好》传遍大街小巷的《斗鱼》、《天国的嫁衣》、《放羊的星星》以及《海豚湾恋人》。
有的偏暗黑风,有的偏甜宠风,有的偏虐恋风,有的偏励志风,截然不同的风格却都有着相同的结果,那就是看过的人都会为他们的命运流泪。
当然,逗逼风的《终极一班》肯定不可缺少。
它的名场面早已成为万恶之源,即史上最帅高中生花灵龙的那句名言:“放弃吧,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
只是这些辉煌都在2011年戛然而止。
《我可能不会爱你》的播出让李大仁成了万年不遇的男友,也让台湾偶像剧定格在了这一年。
至此之后,台剧再无巅峰偶像剧出现,有的也是加入悬疑、穿越、奇幻的《想见你》或现实题材的《我们与恶的距离》。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制作成本低、人才流失、剧情老套和互联网的冲击。
制作成本低。
紧巴巴的的制作成本让台偶剧的服化道变得低廉,布景尽是的陈旧感,没有一丝新意。
台湾主持人曾参加过网综《奇葩说》,回到台湾后对观众讲到:“台湾的综艺节目的制作费连网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可见没有预算,再好的想法都很难落地,更别提近十年台湾下滑的经济和停滞的发展。
人才流失。
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影视行业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台湾的艺人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纷纷到内地“淘金”。
老一代的偶像明星,如明道、阮经天、林依晨、陈乔恩等都开始常驻大陆,台湾资本不得以培养新生代,可光靠小透明又无法带起热度,导致恶性循环。
尽管台湾资本一直在竭力推新人,如“天庭宴”。
但是在大陆市场已经被内地流量小花、小生占据的情况下,即使在选秀类的综艺节目里强行插入也收效甚微。
青黄不接的人才断裂和流失,光靠资本的堆砌很难成气候。
剧情老套。
台湾偶像剧前后经历了10年的黄金期,但他们的偶像剧的剧情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即霸道总裁不顾家族反对就要和傻白甜的小姑娘在一起的故事,要么就是无脑杰克苏或玛丽苏。
另外就是后来的台湾偶像剧都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土气,当偶像剧不能用来做梦的,它也就到头了。
互联网的冲击。
在互联网还不那么普及的年代,台湾偶像剧进入内地市场,让一众少男少女沉浸在偶像剧构造的美梦中。
当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后,日韩剧大量涌入,观众看世界的途径不再单一,国外诸多高水准的偶像剧叫人眼花缭乱。
如穿越、神怪、外星人,土豪、美女、大长腿,花样百出的创意和噱头都在冲击着“灰姑娘”式的台偶剧。
观众看得多了,便有了世界观,就会开始筛选,台湾偶像剧对内地观众的满足也就慢慢模糊。
到最后,台湾偶像剧终归还是被时代淘汰,过去的也不再回来。
可那又怎样,有些美好就应该留在回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