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是产品经理,也许你是设计师,也许你是销售,也许你做很多不同的工作,对于用户心理的把握和用户需求的感知,是好的产品诞生和被用户喜爱的基础铺垫。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愿意分享?
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也许你就会有一些灵感,怎么去做和分享有关的社交功能,或者怎么写出能够被用户喜爱的文章?或者运用发现的知识解释身边有趣的一些事情。
一.人们为什么分享
1.精神学:娱乐、激励、有用
人们习惯想知道自己所看的东西将会多么有帮助,多么有趣,不仅是对自己,而且也对别人。我们总是在寻找还有谁也会觉得这个有帮助或者有趣,我们的大脑数据证明了这一点。
2.心理学:表达自己,塑造理想中的自我
1986年,心理学家Hazel Markus和Paula Nurius指出:“现在的自我”和“可能的自我”是有一定差距的。“可能的自我”的概念:
1 我们想要变成的理想的自我
2 我们能够变成的自我
3 我们害怕变成的自我
第一种,即理想的自我是我们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自我。
研究者指出,作为可能的自我的代表,它是否现实并没有任何关系。重点是,我们脑中描绘出的可能的自我,以及分享符合自己特质的信息。当我们用这种模式分享时,有时分享的内容象征了理想中的自我以及我们想要成为的自我。
3.社区:培养人际关系
每当我看到任何有关这类的信息,我就会立马联想到这些人,并且迫切地想要跟他们分享我的发现。
我并不孤单。
7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网上分享信息,因为通过分享,他们可以与一些人保持联系,否则的话,他们将无法保持联系。
此外,73%的受访者表示分享信息可以让他们与和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保持联系。和自己有共同想法的人取得共鸣。
4.动机:更有参与感
研究员Earnest Dichter指出,64%的分享都是关于分享者自己的。
他指出,人们讨论品牌无非以下四个动机:
1产品原因约占33%:产品的体验非常的好、独特,或者足够新颖,让你不得不分享。
2自身原因约占24%:通过分享,让人们知道你是该产品的顾客之一,你有内部信息,制造内容以此来获得其他人的关注。希望获得点赞评论。
3其它原因约占20%:想要帮助别人,表达关心或者友谊。
4最后,信息原因约占20%:这个信息非常棒或者很有趣,值得分享。
5.利他主义:特殊原因
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之所以分享,是因为这是支持他们所关心的事件或问题的方式之一。
85%的受访者表示阅读别人的评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并处理信息和事件。因此,我们不仅分享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且还会评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
以上五点理论是美国学者做过相关的一些测试,得出的具有数据依据的结论。结合实际的体验,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我们总是在寻找还有谁也会觉得这个有帮助或者有趣。想要分享快乐快乐或是提供有用的信息
2.标榜自我,理想或现实。以及分享符合自己特质的信息。我很漂亮,我很有品味,我很有钱,我很文艺,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很幸福,我很可爱等等
3.因为通过分享,他们可以与一些人保持联系,否则的话,他们将无法保持联系。长久不联系的朋友,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的方式自然的保持联系,而不尴尬。
4.和自己有共同想法、共同爱好的人取得共鸣,建立联系保持联系,缓解孤独感。
5.产品或者服务的体验非常的好、独特,或者足够新颖,让你有分享的冲动。这个信息非常棒或者很有趣,值得分享。
6.分享内容以此希望获得其他人的关注、认同。希望获得别人浏览、点赞、评论。
7.支持他们所关心的事件或问题的方式之一。
8.单纯的生活、心情、即时想法的记录,情绪的表达。
通过以上八个点,你可以对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圈子里的大多数分享行为予以合理的用户心理解释。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几种心理的结合,也有的时候,一种心理会逐渐诱发其他的心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复一下,告诉我以上哪几点戳中了你们分享朋友圈或者微博时的心态。如果没有的话,那真是太好了,欢迎你对以上内容进行补充,不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