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见感思行”?
这是我参加007写作,群里听到的一种写作方法,看到什么,感觉如何,怎么想的,做(了)什么。
我个人感觉是一种学以致用,链接新旧知识,关联实际行动的好方法,不过我的大脑容易发散,有时候感受到和思考的与最先看到的内容偏离较大。
一、见:(来源:得到专栏-吴军来信)
识别和防骗的手段都基于一个特别基本的东西:永远不要相信不劳而获和一本万利,也可以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只要你一直把持这个原则,基本上是可以应对骗术的。反过来,如果一直在关注和探索新骗术,很可能掌握了很多骗术但还是会受骗,原因是你没有确立并且优化自己的算法,因此你的方法和手段都是挂一漏万的。防骗让我们认识到确立和优化算法的重要性。
面对极其复杂的现象和数据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有一个不变的初始目标:如何建立和优化算法。算法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多样化的数据喂养来实现优化,这个过程就是管理。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管理法,目标和关键结果。
二、感:
确立和优化算法的重要性,所谓的算法,可能是原则,或评价方法,核心流程之类的东西。我感受到确立算法(或清晰原则)的重要性。
14号和泽泽爸的沟通出问题,我写了一篇倾听的算法,现在想想,为什么沟通会出现问题,根本原因,不是沟通的技巧,内容,语气,尊重的态度等等,而是我把什么放在第一位。三个算法倾向,直接指向,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非泽泽爸。
第二天15号早上5点半起床,我先写简书,发现六点了,赶紧烧稀饭,热馒头,可是电饭煲很慢,六点半泽爸起床准备上班,没有赶上早餐。为什么起这么早,却仍然没有让他吃上早餐再走,他走得比我预期早,电饭煲太慢,都不是根本原因。写简书优先于做早饭,这才是原因。对我而言吃饭的等级是低于写总结的,但是对泽爸的需求不是,而我要照顾他的需求,那说明我把个人的需求放在家庭的需求前面。我只是想着和他和解,但是,我内心深处是不接受的。
三、思:
从我和泽爸优先等级,我又想到育儿问题。在家庭教育中,为什么会频频出现问题?不管是贫富,文盲,普通工人商人还是老师甚至教育专家,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出现教育问题,育儿技巧学习了,教育方法学习了,心理学沟通学家庭教育学都学习了,却不能发生本质的改变,我想,肯定有个类似底层逻辑的东西。现在想想,可能就是优先等级。
我们把什么排在第一位?
是孩子,还是赚钱?是育儿陪伴还是刷手机?是孩子的真实能力,还是我们的要求的成绩,是孩子的开心,还是我们的焦虑和担心?直指内心深处,我是没有把孩子放第一位的。所以呀,凭什么要求孩子必须听我们的尊重我们呢?吃穿用度,本身我们自己要工作赚钱,顺便买买买,赚钱给孩子买买买,容易,高质量的陪伴,太难。我们可能因为各种大大小小的原因,把孩子的陪伴聆听尊重的需求排在后面。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能力不够,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孩子不耐烦,就这样,我们当父母的,还心累极了。而有大爱的孩子,第二天一醒来就忘记了昨天,又开开心心对着我了。
爱孩子,是事实,忽视孩子,是事实,心累也是事实,如何破解?
四、行:
16号早上因为起床晚,又多听了几个成语故事,泽泽吃饭的时候就晚了点。奶奶一直催促。然后我无意中碰到她的筷子,我没有发现去了厨房,奶奶拾起来给她,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生气了,可能是觉得奶奶催促她快吃饭,认为她做的不对,而这个筷子掉了的责任在妈妈,不在她,她有点委屈。这都是事后我猜测的,当时我啥也不知道,还以为是奶奶哪里惹到她,她生气了。她不吃了,也快迟到了,就说去上学。
我觉得她对奶奶的态度不好,我就说“妈妈没有吃好饭,奶奶也没有吃好饭,你自己不要吃了,那你就自己去上学吧。”我送她到电梯口,我问她“需要妈妈送吗?”她说“随便我”。那时候,突然间想到一句话,做真实的自己,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我饿,需要吃饭,我说,好我回去吃饭了,稀饭要凉了。回头想,我当时怎么会那么说,孩子还不如一碗稀饭吗?肯定不是。我当时想的是,我要让她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免得别人帮忙了,她还不懂得感恩,竟然挑剔。(现在冷静想想,我也经常对奶奶做的事情挑剔,她看多了,挑剔是正常的,我还责怪她,原件不对,还想要复印件对吗?)奶奶在阳台看,好像是她站在一楼没有动,后来我赶紧跑下楼,她已经走了。其实内心深处也是不放心的,总觉得不能再惯着她了。
那究竟什么是我的优先原则呢?育儿出现问题的,几个原则并存,哪个优先呢?先照顾孩子的感受,还是培养孩子的独立?先照顾妈妈的感受还是尊重其他家人的情况?先照顾妈妈的感受,真实的人,知行合一,表里如一,不纠结,不伪装自己,取悦别人。哪怕,她是自己爱的孩子。嘿,这不是太自私了吗?哪有这么当妈的。可是,我不在意这样的评价,我的第一原则,是教会孩子爱。最先爱的是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做一个真实的人,而非分裂的,伪装成习惯找不到自己的,像孩子一样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是发脾气,说我恨你之类的,但是,她们是那么不记仇,那个感受只在当时,而我们成年人,却会反复回味,呵呵,吃冷饭,还自己插自己几刀,我的孩子怎么能这么对我呢。所以羡慕孩子的真实呀。当然,我不是说发脾气是好事情,总没有礼貌也被许可。
说句偏离正道的话,女儿对我没有礼貌,我能接受的。一则,她对我感情淡了,嫌弃我陪伴少,二则,她自己遇到不顺的事情,心情不好,转嫁到我身上,三则,她信任我,知道对我发火,我会原谅她,所以她敢于在我面前展现真实的情绪。扪心自问,我对她发火,她可没嫌弃我。
今天购买的《正面管教50个故事》,听了一集,学到一句话,先共情,后讲理。其实这个早在我看育儿书或参加读书会学习的时候也学习过类似的,但是,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让我联系起来,有更深的体会,而不是仅仅是个育儿技巧。
中午姐姐打电话说悦悦和她的事情,我还把这个说给她听。费曼学习法,自己学到,实践,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说给别人听,教别人也是一种学习,如果教别人的过程中说不清楚,说明还没有学会。
改变习惯性的行为,何其难。除非真正改变想法和观念了。今天晚托老师请假我代班,想着回家泽泽也睡着了,纠结了一会是否回家,还是选择在办公室写写,满足自己的需求。身为老师,妈妈,家庭教育的学习者,我要深挖自己的内心,才能从本质上改变,把知识应用到实践。漫漫人生,学会爱,是值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