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身边不断有公务员辞职,其中也不乏我自己认识或熟悉的人,大概有五、六个,因为比较熟悉,所以还是给了我不小的冲击。我挑其中三个说一下他们各自辞职时的情况和现状。
第一位是一名女生,在我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暂且称她小A。2012年小A和我同一批通过省考,2013年正式上岗,如果放到科举的年代,我们可以称之为同年。我们这一批考到市直机关的大概有二十多个,人也不多,所以每年都举行一次聚会,大家交流一下工作和生活中的感受。
小A非常优秀,在考上公务员之前在省会城市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她辞职大概是在2014年上半年,原因用她自己的话说简直实在浪费生命。对任何刚考入机关的公务员来说,不管你之前工作经验多丰富,能力多强,都得从打杂开始,小A也不例外。
小A到了中院以后,每天的工作就是录案卷(还不是书记员),直白一点就是打字员,这个小A也能接受,毕竟你是新人吗。因为很多案卷都是手写的,字迹潦草,小A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和记录案卷的人沟通,沟通中难免会对其中一些人善意提醒,尽量把字写的清楚一些,但效果几乎为零,还有些资历比较老的同志甚至不接电话,或者不耐烦的挂断电话,字迹依然潦草如故,导致小A每录一份案卷都很困难,效率极低,每天在电脑前工作超过十个小时,几乎没有休过周末,可怕的是这种状况是小A自己无法改变的。
法院中能当上法官的是极少数,很多人甚至在书记员的位置上退休,小A干了不到一年,觉得离自己的理想太过遥远,毫不犹豫的辞了职,重新回到律所当了律师,经历了中院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小A自己说的),小A更加努力,经常为了调查、取证一天跑个二、三百公里都属正常,现在已经小有名气,成了那家律所的中层,也开始带徒弟了,事业步入正轨,微信朋友圈中发的照片都透着一股自信和满足。
第二位是我的同事,比我大一岁,毕业于武汉一所比较有名的211院校,科班出身,我们称他为小B。我们局当年因为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于是就到武汉招了一批本科生,大概10个人,去年小B辞职后,这批特招的大学生只剩下两个了。
小B在辞职前已经在副科位置上干了六、七年,是我们局第一大业务科室的绝对骨干,业务水平我认为能排前三,也属于比较优秀的。去年我们局人事变动提拔了一批正科级干部,但是没有小B,这次提拔采取竞聘演讲加考核的形式,但是直到最终公示名单出来,竞聘的得票数和考核评分都没有公示,大家都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这次提拔到底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小B认为不公平去找一把手,谈了些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是第二天小B就提交了辞职申请。
据和小B关系比较好的同事说,小B觉得自己不是本地人,没有人脉,经过这次竞聘感到心灰意冷,趁着年轻还能搏一搏,如果再过三五年,那自己这一辈子就完了,老了一定后悔。这件事在我们局几乎没有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甚至有人因为小B的辞职空出了一个副科级的岗位提拔了而十分高兴,这件事连一丝波澜也没有掀起就归于平静了,现在也不再有人讨论了。小B目前也在省会工作,在一个他朋友开的公司任财务总监,工资自然是翻了好几倍。
第三位是我们市委办的一个科长,我们称他C科长,40岁左右。我进局的时间比较晚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也不认识,但是我们局很多同事都认识他,他的辞职引起的动静也最大,所以我也知道不少他的事。
这位科长提拔的也比较早,30岁就提了正科,写材料是一把好手,他辞职的时候直接把辞职信放到了网上,在我们市范围内疯狂转发。从C科长的这封辞职信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文字功底实属上乘,虽然我硕士论文也写了大万字,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但平心而论,C科长的文字水平至少甩我三条街,十几年的材料真不是白写的。C科长辞职的直接原因也来自于一次竞聘,去年新市委书记上任后冻结了了一切人事提拔,不管组织程序走到了哪一步,只要没有公示,全部冻结。随后又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一批副处级干部,C科长当然符合选拔条件,但是很可惜,经过笔试、面试没有选上,于是就辞职了。
就我所知,像C科长这种资历能力早就该提拔的干部不少,很多乡镇党委书记、县区的两办主任等就好几个,但公开考试没过说什么也没用。C科长目前在我省一家股份制银行任中层,负责对外接待、宣传,年薪40万。我相信这份工作对服务领导了一二十年、写材料了一二十年的C科长而言是小菜一碟、充分发挥了他的优势,当然,社会地位也不低,一年挣的钱等于当公务员干十年,完全弥补了他的遗憾和付出。
好了,三个人的经历我都讲完了,现在说说我自己的感触。我始终都认为公务员就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尤其对超过90%以上的普通公务员而言,拿我来说,我们从今年一月份也开始缴养老保险了,退休后和单位脱钩,由人社局开工资,说句难听点,死了开追悼会单位都不会去人(今年初真实的事情,我市某局一位还未退休的局长去世,单位请示纪委能否参加其追悼会,答复不能参加,包括以个人名义也不行,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连退休工资都没领,追悼会单位没去一个人,想想都寒心)。
最近几年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都是80后90后,因为家庭条件较好,大部分均受过高等教育,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要远高于其上一辈人,独立性、个性也更强一些,但其所要对抗的,是几十年来形成的官场潜规则。虽然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空前加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官场的潜规则,至少,从我眼中所看到的现状,与十八大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这个有机会我们再详细说。
如果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能够做到隐忍,放弃自己的个性,主动去适应官场的潜规则,在有贵人帮助的情况下,你有可能走上领导岗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这样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对大多数人而言,都会以普通公务员的身份退休,公务员的身份限制使你不能够充分发挥你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你又是一个不甘平庸、希望实现自己梦想的人,那对你来说只有辞职,在市场的大潮中搏击,不管成功与否,才能不枉此一生。
所以我认为公务员辞职只会越来越普遍,但公务员辞职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社会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实在太过迅速,现在无人汽车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时速100公里的稳定行驶,被誉为机器永远无法战胜人类的围棋领域,也被阿尔法狗攻陷,这些事情放在五年前,简直无法想象。
所以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你如果没有在这个剧烈变动的社会,积极参与到社会的竞争,或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始终成为被市场需要的一份子,那么五年、十年后你你将会被永远困在当下,再无翻身之日。
当然,公务员作为国家管理者的身份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不管社会如何剧烈变动,公务员作为一份普通工作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再回到以上我谈到的三名辞职的公务员,他们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身份的转换,其关键就在于他们保持了被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拿C科长来说,服务领导多年锻炼出来的接待能力,可是极其稀缺的,宴请领导时位次怎么坐、敬酒时有什么规矩、遇到领导不肯喝酒怎么办、陪领导视察时应该让领导坐在车上哪个位置等等,你可能会说作为企业领导一般都比较务实,不太重视这些规矩,但是你要知道企业要生存免不了和政府各部门打交道,政府的领导对这些规矩可是相当相当地在意,稍有不满就会让你穿小鞋,这也就是为什么C科长能拿到40万年薪的原因。
因此我认为公务员辞职会变成一个常态,也不会引起社会的过多关注,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自我能力的提升上,只有每个人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整个社会才会快速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