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发展会经历各种敏感期,今天我们就谈一谈语言敏感期
语言发展有特定的敏感期。
对早期教育稍有了解的家长都应该听过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
9个月到2岁是理解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这个阶段孩子听比说的多,通过成年人的说话和行动,去理解表达的意思,等孩子只要能说出的词句,一定是已经非常理解了,有时候家长就特别好奇,孩子们很会用词表达符合当下实际情况。在这个阶段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创造爱的语言环境和温馨的环境。
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发展的敏感期。2-4岁这个阶段到了表达敏感期。孩子会不停地说。不停地表达,孩子睁开眼就会干这件事,只要成人说什么。孩子都喜欢跟着学,而且孩子在这个阶段非常关注成年人说话时嘴的口型。我们家有一个这阶段的孩子,每次给她说话她就跟着学话。观察我们的嘴,同时我说话,她的嘴也动。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跟孩子多说话。
针对2-4岁语言敏感期,孩子的输入特别重要,孩子要急需输出,这个时期给他们输入更多词汇,更多句子,更多故事——那就是早起阅读可以增加孩子词汇量,同时还可以扩大认知,孩子在这个阶段也有材料可锻炼,可以运用。
今天晚上我跟家里孩子一起读"一起拉粑粑"这本绘本,虽然很简单,但是里面的精美图画让孩子非常有感触,这本书我们看了3遍,3遍之后我们都可以就里面的内容可以交流,增进我们的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现在感觉已经错过了敏感期,也不用太担心,错过敏感期意味着你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帮助宝宝练习,并不等于错过了就不能补救。
生理因素是开口说话的前提,它包括口腔肌肉的运动和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发音时,需要舌头、唇部以及脸颊的张力,共同配合才能发出声响。因此,口腔肌肉的发展,不但影响宝宝的开口说话,同时也会影响发音吐字的清晰度。对于听声音和对语音的分辨能力,是离不开听觉器官发展的。所以有意识地提高口腔肌肉的灵活性和听声音的敏感性和专注性,是顺利开口说话的基础。
社交能力就是与人说话、沟通的能力,除了要能说,还要“会说”。首先,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宝宝的表达意图,及时回应宝宝的咿呀学语,只有得到回应,宝宝才更愿意说,只有宝宝愿意说了才能学习与人交流的礼仪,比如,说话要轮流,不打断,如何开启对话,如何让谈话继续,要有眼神的交流等等,了解了这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宝宝长大后才能知道如何与人交往。
认知能力是开口说话的必要条件之一。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与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语言能力不能独立于认知能力之外,是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语言获得是以认知发展为基础的。根据宝宝认知世界的特点,语言发展的规律,从多感官参与、听指令、语言表达,早期阅读四个方面可以提升宝宝的认知能力,进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4.宝宝开口说话后,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引导和培养,才能让他说得更好。
当宝宝已经能开口说话了,那就够了吗?当然不,宝宝虽然开口说话了,但想让宝宝说得更清楚、更有逻辑,还需要在生活中更多地引导和培养。
语言能力发展是语言生理因素、社交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语言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运用好,发展好——关注孩子语言发展期同时在这期间创造更多机会去实践。早起阅读是最好的机会,欢迎大家来到华美教育365绘本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