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废名
深夜读书
释手一本老子道德经之后
若抛却吉凶悔吝
相晤一室
太疏远莫若拈花一笑了
有鱼之于水
猫不捕鱼
又记起去年夕夜里地席上看见一只小耗子走路
夜贩的叫卖声又做了宇宙的语言,
又想起一个年青人的诗句
鱼乃水花
灯光好像写了一首诗
他寂寞我不读他
我笑曰,我敬重你的光明
我的灯又叫我听街上敲梆人
好诗拙评
废名的诗难读,这种印象在我真正读他的诗前就已产生了,也不知从何而来。
反反复复读他这首《灯》许多遍,我仍旧是一知半解,没办法像对待其他作品那样,梳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相比之下废名的作品是枯瘦的、断裂的、极具陌生性的,带给读者的完全是不断变幻又充满张力的阅读体验,制造了一个带有极度开放性的诗歌空间。
刘西渭曾经评价废名,“无论如何,一般人视为隐晦的,有时正相反,是少数人的星光。”那么对于像我一般初次接触他的读者而言,或许最困扰的是他诗歌中的“空旷”,他的意识之间看似有许多裂纹,无法依靠阅读过程中的联想黏补。这与他关注并钻研佛学不无关系。
在废名人生中很长一个阶段,他都在追求“观心看净、超越世俗”的虚静境界,所以比起物质与逻辑的影响,他更信赖内观与直觉,任凭意识在笔下流动(有点意识流的意思)。对于这首诗而言,诗人本应作为话语的主导者,可诗歌的前半部分并未出现一个“我”字,而只是记述了诗人的视觉、听觉、回忆与意识。有趣的是,这首诗的题目是“灯”,但诗歌前半部分同样未出现灯这个意象,只是借“深夜读书”、“看见小耗子走路”来点明灯的存在。这不免使这首诗从开头就显现出一种虚无缥缈来。
诗歌首句点明时间,深夜;随后就交代了文化倾向,道德经,是主张顺应自然之性的代表作品。于是整首诗的主旨都明确了起来,不再执拗于自我,将凶吉悔吝全部割弃,最难得是朦胧虚化之境,便只得讪然拈花一笑了。疏远与拈花一笑同提,运用这种陌生的连接方式提供了许多意象拆解的新可能。这里的花,似乎与风与月与灯与镜一样,都带有某种神圣性的力量,是人精神世界的镜像倒影。紧接着两句,“有鱼之于水/猫不捕鱼”,诗人借助相克的两物表现相安无事的状态,没有蛮力介入,一切只是空与虚无。
紧接着是诗人的记忆,“地席上的小耗子”“夜贩的叫卖声”,诗人的思维线条是完全生活化的,不见一点主观干涉,又完全是从意识中流出来的。“夜贩的叫卖声做出了宇宙的语言”,又是新一重境界——生活自身与宇宙智慧的本质关联。
直到最后四句,“灯”出现了,“我”也出现了,并且构成了一个互动关系,“灯”邀请“我”去读他的诗,而我“不读他”。在这里我不禁产生疑问,“我”为何不去读呢?是因灯光作为文明的产物,打破了诗人极力维护的本然之美么?倘若真是如此,无灯又如何“深夜读书”,如何“看见一只小耗子走路”,为何“我”会选择敬重其光明,又会被“灯”指引去听街上的敲梆人呢?
大概诗人自己也未曾参透的矛盾,就在这读与不读之间。
周幼安 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