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思想局限了你的生活,真正会生活,到哪都能活得闪闪发光。
/1/
上大学那段时间舍友小雅很迷茫,她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于是兴趣广泛的她,便尝试了诸多想法。可惜,迫切的成功渴求,让她一度静不下心来好好做一件事情,结果可想而知,那些飘渺的梦幻,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她抱着那一堆从前不成文的破碎梦幻,一边感慨现实的不可理喻,一边哀叹自身的能力不足,条件不够。在这样的的自怨自艾中,生活逐渐沦落成了吃喝玩乐,没有了实质性内容。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的成功看着很简单,一蹴而就,然而,当你真正去尝试才会发现其中的玄机在于:实力与坚持。
后来,小雅开始工作了。赫然的,她发现,身边很多人活得很潇洒。他们会在上班、聚会、带孩子之余,做着自己喜欢的小情趣,比如:做手工、种花草、画油画等。纵使是那些自己一个人住着单身公寓的人,平常也会报个瑜伽班、糕点班什么的,丰富自己的生活。她感慨,大学生活成了信息时代的牺牲品。刷剧、淘宝的那些现象,已成往事,现在人们偶尔会去做、去分享,却不会刻意去关注。
更多的人,转而开始投入到修饰各自的生活当中,即便是在农村。小雅生在农村,在她的印象中,农村人眼界大多比较狭隘,父母那一辈更是奉行勤劳节俭美德,一天到晚靠着体力劳动攒着积蓄,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不停地干活。和大多数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一样,她骨子里带着一种原生态自卑感,一直想摆脱这一层身份,因此,毕业后就留在城里工作。在这座城她已经习惯了朝九晚五,习惯了广场上每天晚上响起的广场舞音乐;习惯了每日早上在那声势庞大的跑步阵仗;习惯了这里的充斥着粉尘的灰色空气;习惯了只能看见月亮,看不到星星的夜空。
那次休产假,她回了娘家,呆了较长一段时间。就是这一段时间,让她对农村人们的生活现状发生了改观。她说,每天早上、下午都会有一群人沿着仅能容纳一辆轿车通过的马路慢跑,散步。水泥路面很干净,每家每户在打扫卫生时,都会顺带把自家门前那块路面一起打扫了。干净的街道让村里看起来就像是规划好的小区一般,天气好的时候,大人就会带着孩子就近走走串门,边照看孩子边聊天;身边偶尔会有几个初中生骑着脚踏车,悠闲健身。一阵风吹过,树影斑驳,清静惬意,闲暇舒适。
我现在就像在度假,在这里我依然可以做想做的事。她说,我现在有空就做点甜品,拍些美图,写点文字,看看新闻,拉拉家常,侃侃天气。说起来,还应该感激有无线网络这东西的存在,是网络加速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所以网络这东西,好还是不好,就看你是去用它,还是被它牵着鼻子走了。
这些会生活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他们在提醒着还在萎靡世界颓废的某些人——
生活之所以无趣,只是因为,你还没开始过。
/2/
前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姑娘,她自称灰姑娘,离开繁华的城市,在深山里搭出了一个童话世界。她不是一个富婆,这里也不是国外有着专属农庄。相反,她出生在贫困家庭,她的“庄园”,不过是她在深山偶然邂逅的一间破败的房子,连屋顶也没有,而这却牵动了她的文艺梦想。34岁的她,因为不喜城市打工生活的喧嚣烦闷,加之情伤与亲戚朋友的不解、嘲讽,怀揣着唯美的童话生活的梦想,独自一人进入了深山老林,开启了她的童话世界的改造历程。她说,她想要像塔莎奶奶那样,住木屋、种花草、制作手工、与小动物为伴、享受一耕一锄的快乐,与自然在一起。但在那里,除了那间破败的房子,她一无所有,等待她的艰辛可想而知。
当我们看到她的故事时,她已靠着自己的双手,让童话梦想成型。是的,抱着“假如自己不发光,别人怎么发现我?”的理念,她坚持了下来。不可否认,这是个极具文艺气息与文学气质的姑娘。她在森林里野餐,在壁炉旁打盹,把日子拍成童话。每天早上,当人们还在酣眠时,她已经起床劳作,喂养鸡鸭。趁着早晨的好光线,她穿上自己制作的田园服饰,把自己打扮成童话故事、世界名画中的模样,给自己拍照。如维米尔油画《倒牛奶的女佣》、谢楚余的《持陶少女》等。虽然贫穷,每天下午,她依旧会在树下给自己泡上一杯速溶咖啡作下午茶,慢慢品茗。
现在,她创造的这个童话城堡,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之一,预约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她说,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希望,有一天,能将生活拍成一部电影。
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适合我的?我想要的又是什么?纵观周围的伙伴朋友,很多人抱有这样的疑问。“不会生活”的真正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目标。灰姑娘也告诉我们——
去做自己想做的那件事,才是天赋所在。
燕字回时锦书来 感谢您的阅读!
你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