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心理学的书,也一直觉得心理类的书晦涩难懂,但《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这两本书非常贴近生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指导,虽然有一些理论显得太理想化,但依然为我们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全书以对话形式展开,有很多地方对前文重点内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自我课题or他人课题?
最近在面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时,都尝试问自己:这是自我课题还是他人课题?在脑海里简单分析和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很多生活中的烦恼的确瞬间烟消云散了。区分自我课题和他人课题真的是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超级有效的方法。比如,我经常为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或不够努力而发愁和焦虑,甚至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有时觉得作为老师的我比学生自己都着急,而且学生根本体会不到为师的心情。
所以,在看《幸福的勇气》第一部分时,我和书中的青年很有共鸣,我们面对着很多同样的教育问题。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学校教育,但其实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学习习惯、学习效果更是需要漫长的努力和踏实的积累才能带来改变的。
书中写道,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是教会学生明白学习之于自己的意义,明白将承担任何选择的结果。教育者帮助被教育者实现“自立”。教师的作用,是在不远的地方,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家长也是如此。
每次家长会后,都有一些孩子的妈妈来与老师交流,有的甚至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与孩子的矛盾,家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孩子的影响等等。家长们透露出的共同情绪是--焦虑。每次听完这些倾诉,我的内心都非常沉重,也同时会陷入一种焦虑。
如书中所言,学习归根结底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不是家长和老师的课题。怎样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情绪是最没有用的,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嘱托、压力等必须建立在孩子的自我意识之上。
“以后怎么做”
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控诉“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但三棱镜的另一面,应该是“以后怎么做”。过去不再重要,无法改变,重要的是当下和以后的态度和作为。这个方法简直就是让生活不纠结、不焦虑的黄金法宝,也让我们摒弃掉许多不必要地为过去而烦恼的不良情绪。不必过多考虑过去,当下的处境和能够做的事情,往前看,move on.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如此。
《幸福的勇气》中说,世界很简单,人生也如此。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的生活更简单,每个人都拥有这种能力。一旦我们自己的心境平和简单,周围的世界自然变得没那么复杂。一切都取决于你以怎样的心态看待一件事情。
比如,昨日下午和鱼儿去他朋友家做客,看望他的朋友及家人。在他家喝茶聊天吃饭,共持续三四个小时。前一日休息不好,昨天下午精神状态不好,昏昏欲睡。活动结束后回家路上就在想,这样的社交是否有意义呢,我明明可以早点回家休息。但其实任何活动都是有收获的、有意义的,只是你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某件事。
比如,这位朋友的老婆把宝宝带得特别好,有自己特别的育儿方式。不到一岁的宝宝很独立,不娇生惯养,能够自己玩很长时间,也能在人群中安然自处,还不爱哭闹,是少见的天使宝宝。比如,几个人围着桌子喝茶聊天,也是很久没有过的交流方式。鱼儿的这位朋友为人处事非常周到体贴,晚饭后一一叫车把我们送到家。当你抱着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去感受,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带来新的体验和触动。
丰子恺先生曾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这里的“心大”,就是保持一种简单的包容的心境,许多事情不必挂在心上,一笑而过,不乱于心,不困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