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减肥的故事
我有一个愿望 (Wish)
每次我看到自己的肚腩都会很伤心 。吃下去的东西那么美好,为什么留在身体里就变得不堪入目了呢?若女儿刚好在身边,插嘴一句“肥肉肉”,简直能让我恼羞成怒。唉,我也不奢求成为骨感美人,只要肚子能平平的就好。可尝试过那么多次努力,怎么总是一星期都坚持不了呢?
憧憬美好结果 (Outcome)
据说憧憬愿望实现后的美好场景可以给自己一些动力。
好吧,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穿着比基尼走在沙滩上,身材曼妙前凸后翘,健康的小麦肤色,连自己看了都不禁流口水……砰!脑子里一把锤子猛砸下来:醒醒吧,你还真以为自己能上 Keep 封面收获上万个点赞呀?于是我越发沮丧,用一个冰淇淋两个蛋糕来安抚受伤的心。
哦?幻想不能太脱离实际?
好吧,再闭上眼睛,这次我想象自己瘦了十斤,穿衣服挺括好看了不少。参加老同学聚会,在大家“你保持得可真好,比以前更美”的称赞中,捕捉到曾有过小暧昧的班草眯眯笑的眼神。想着想着,我就靠沙发上睡着了。今晚的运动计划就此泡汤……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的大脑会被幻想所欺骗,以为成功已是掌中之物。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松懈,不再将梦想真正付诸行动。这是心理学家通过测量手段证实的:一次美好的白日梦后,血压会降低2~2.5毫米汞柱,做事的动力降低,人进入了一种欣喜、平静、昏沉的状态之中。
更糟糕的是,心理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美梦后人们会对与美梦一致的信息更关注,而对相反的信息持忽略态度。也就是说,那些可能会帮助我们站到梦想外面、客观审视问题的信息会被美梦挡在大脑外,美梦把我们的认知能力束缚在了梦想里。
快快认清现实的障碍 (Obstacle)
那就快别做白日梦了。要实现愿望,必须要有行动。
但直接从空想到行动,落差也太大了,容易被现实打击。所以在行动前最好对可能的障碍进行非常细致的思考,这样我们才不会在遇到问题时措手不及,一下子挫败放弃。
对于一直嚷嚷着要减肥但一直不成功的人来说,要列举障碍可太容易了:
无聊了、压力大了或者仅仅是因为看到零食了,就会忍不住想吃。
好吃的东西总是想一下子全部吃完,觉得那样才够爽够过瘾。
懒,Keep 里都已经找了做起来最轻松的运动了,还总一有点理由就放弃不做。
……
但这次,不要满足于这些表面上的障碍。别留情面去深挖,问问自己,有如上的表现到底又是因为什么。
头脑大约经历了五分钟的空白,感受上却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突然,我有了一个顿悟:就是它了,不自信!
作为从小就是靠大脑而非外表活着的人来说,我对身材和长相的不自信根深蒂固了三十年。有那么几个固有缺陷确实就算减了肥也藏不了的,可我之前真没意识到这影响了我对美的追求。这,才是最最根源的障碍。
做一个新的减肥计划 (Plan)
认清障碍后一下子就觉得轻松了:我应该找几张自己的美美照。那时候也就只比现在瘦一点点,稍加打扮后还是挺养眼的呀。如果管不住嘴或想偷懒,那么就看着它,用心慢慢念:只要我瘦上十斤,就可以和这张照片上的自己一样美。
从根源上扫清障碍,给自己建立信心后,再来看具体的执行。
忍不住想吃零食?那把高热量零食统统清理掉,准备上低热量零食和健康水果。如果我想吃零食了,那么就吃点健康零食或水果来代替。
总是很贪心想一下子吃完?那就学会细嚼慢咽静心品的方式。如果我感觉到东西很好吃想一口气吃完,那么就用正念禅修中十五分钟吃一粒葡萄干的方式慢慢品,把贪嘴当成一次修炼。
总会找到理由放弃不做运动?那至少先确保几个最简单的运动。如果准备吃饭了,那么就撑着餐桌做斜卧撑;如果坐着工作满一小时了,那么就起身做2分钟的活动筋骨;如果准备睡觉了,那么就坐在床沿屈膝收腹。这几个动作刚好是自己还比较喜欢做的,而且简单到几乎找不到理由放弃。其余的运动嘛,每做一次就是赚到一次了。
有什么成效么?
我还不知道呀。如果你好奇,就自己试试呗。
WOOP
上面这个尚未有结果的故事,用的就是 WOOP: Wish + Outcome + Obstacle + Plan,由心理学家布里埃尔将她的“心理比对”方法和她先生戈尔维策(另一个心理学家)的“执行意图”方法结合而成。
心理比对
上面例子中的先幻想结果再想象障碍的过程就是心理比对。二十年里布里埃尔做过无数实验,验证了心理比对的强大威力。它能帮我们在头脑中形成关联,看清梦想和障碍之间、障碍和克服障碍的方法之间的连线。
在进行心理比对时,一定要先梦想将来,再关注现实的障碍,布里埃尔的对比实验表明,顺序反了,就无法在人脑中形成“你得克服这个障碍才能实现那个梦想”的联系。一定要尽可能想得生动、鲜活,可以试着闭上眼睛想。在寻找障碍时要动脑,要有耐心,这件事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不愿真诚地剖析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现梦想太不切实际从而面临的障碍巨大。在这种时候,应该调整愿望。从一个努力一点儿就能达成的愿望开始,放弃无意义的空想,也是心理比对的价值之一。
执行意图
上面例子中那些用 “如果……那么……”方式表达的计划,就是执行意图。如果某种障碍出现了,那么就做一件特定的事;如果某种机会出现了,那么就做另一件特定的事。
在前面 WOO 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在头脑里把将要遇到的障碍和机会都预演了一遍。通过制定 P,我们又为实现愿望在思想上做好了准备。“如果……那么……”这种简单直接的表述容易记忆,节省了我们决定执行所需耗费的精力。所以有理由相信,执行意图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达成愿望。
WOOP 一下吧
布里埃尔把整个方法写到了《WOOP 思维心理学》这本书中。她说多数传统方法关注的,都是在部分上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信念或者目标系统,而 WOOP 不是这样。WOOP 只是帮人们确定愿望,并通过一个细致明确的想象过程去“体验”它,以此来触发那些能够强化动力的潜意识。
WOOP 方法看似容易,但一开始做并不会太舒适,因为你需要找到你的真正的愿望,需要直面你的最关键的内部障碍。一开始做 WOOP 时可能会需要 15 到 20 分钟不受打扰的专注时间,随着熟练度提升,慢慢的几分钟就够了。
WOOP 可以用于一个月、几周的计划,从一个自己最牵肠挂肚的、“顽固”的愿望开始。不过我们也可以尝试 24 小时内的短期愿望。每天早晨工作前都针对当天的情况做个 WOOP 会是个好习惯,甚至在面对压力例如一次演讲前做一个 3 分钟的 WOOP 也会很有帮助。
后记
WOOP 到底有没有用?我还不知道,才刚刚看了书呢。WOOP 说愿望和方法都可以接受变化,甚至都需要不断地调整。那好,就把自己当成实验对象,怀着探究科学的好奇心,来试验吧。
其实我也很犹豫要不要把这篇文章公开出来。WOOP 说并不需要把我的愿望幻想和现实障碍通通抖出来的。
不过呢,每看一本书就有一些输出,是我的另一个WOOP。所以,感谢你能看完,也期待你能和我分享你的WOOP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