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小时候的记忆中是非常隆重的一件事,特别是每年的9月份,因为它代表一个新学年的开始。
临近开学,有一套年年重复的流程:首先,相伴走过漫长暑假的玩伴们依依惜别,各自被带回老家准备开学;然后是整理暑假作业,查漏补缺(这是我最信心十足的环节,因为总是提前完成,而不存在赶作业的情况);妈妈会为我准备新的衣服、鞋袜,一身崭新的行头,让我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去学校报道,领回一打新书,散发着油墨香味,全家人齐上阵包书皮,场面比端午包粽子还热闹;最后就是穿整齐划一的校服参加开学典礼,老同学又聚在一起了。
小学六年的开学都在这样充满仪式感中渡过,那时候我每次都能被这个隆重的仪式灌满鸡血,像个小战士一般冲锋上阵,还好没怎么吃过败仗,小学时候的课业,只要足够认真,都能完成得不太差。
升入中学,人更成熟,追求个性和独立,不愿意父母插手太多自己的事,对于开学的期待更多的是又可以见到朋友们了。中学阶段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升学压力都陡然增加,父母已经力不从心辅导我的功课,并为我波动的考试成绩焦虑,开始上各种补习班。
我自己则有点麻木,疲于应付各种补习和考试,没有什么长远规划,很多时候都呆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用青春期特有的敏感,感受身边的朋友和关系。表面上看去,学习是第一要务,可如今回想起来,和朋友们一起经历的喜怒哀乐才是我精力最主要的投射地。青春有太多萌动,而我已无心学习。
中学的最后两年,面临高考,人好像突然开窍一样,开始认真努力地学习,对剩下的两年时间有了紧迫感,坚信这是把握自己命运的最后机会,就凭这么一股内驱力,自觉自愿学习起来,非常神奇,这个时候没上任何补习班,成绩却突飞猛进。
直到高三屡次模拟考试都名列前茅,我爸妈才真的相信,我是有希望考大学的(后来听爸爸说他在那之前已经为我联系职业学校,为考不上大学的我找后路)。
天随人愿,我把握了这次机会,顺利升入大学,不是什么名牌,也足以让全家人心满意足,还特地举办了庆功宴。
大学的开学日,又掀起一次隆重的小高潮。全家出动送我去学校,连三岁的小侄子都去了,一群人站在学校门口大合影,场面颇为壮观,只记得在报道处交了材料,领了军训的衣服,就匆匆结束,全家人包了一辆车,开始大学所在城市的一日游。
那一天不知拍了多少张照片,收到多少美好的祝愿,爸妈享受了一天羡慕的眼光,开心地合不拢嘴,最后,大家登上回程的火车,开学日就这么轰轰烈烈落下帷幕。回到寝室,赫然发现,我的床只有一张光板,连被褥都忘记采买了!
时隔久远,这个梗依然是我们寝室经久不衰的笑料。
人生就是这样吧,多少事情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我的女儿明年也会经历人生的第一个开学日,期待她能享受这个过程,希望我不是个焦虑的妈妈,毕竟这并不顺遂的小半辈子,多少明白些类似塞翁失马的道理。
育儿育己是一辈子的事,风物长宜放眼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