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书叔&一年好时光
1
因为要写说书稿,最近接触了一些关于死亡教育的资料,发现死亡话题在西方比较平常,不像我们一样充满各种忌讳,更不要说在这方面给予儿童及青少年的过度保护。
西方关于死亡主题的文学作品也很多,我说的是在儿童及青少年文学方面。比如童话《夏洛特的网》,救了小猪的夏洛特最后还是死了。另外还有一本《天蓝色的彼岸》,才7岁的小男孩就遭遇车祸死了。还有《摆渡人》,讲的是一个少女遭遇火车脱轨死亡后的灵魂体验,据说拿了很多大奖。
当然,还有我现在就要给你讲的这一本,书名叫《忽然七日》。这当然是音译。按照书名直译,大概得叫《我坠落之前》或《我堕落之前》之类的吧。
虽然写的是残酷的死亡,可是故事怎么那么温暖啊。友情、爱情、亲情这些永恒的主题,仍然在死亡的世界里散发出别样的光芒。
2
《忽然七日》是我早就接触过的一本书,可是那时候不知怎么感觉读不下去,于是就弃书了。现在看来,也许当时真的不是看这本书的好时候吧。有些时候,阅读真的很受当时的环境、情绪和心态影响。
小说的设置有点像《土拨鼠之日》,主人公萨姆一直生活在车祸死亡的那一天,不断循环。不同的是,这一天不是机械的重复,萨姆保存着之前的记忆,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拥有不同的体验。
小说从特殊的一天开始,也在这一天结束。
这一天是萨姆所在高中学校的“丘比特之日”,可以向自己喜欢的人赠送玫瑰,这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的,最好也是最坏的时刻。
这一天萨姆还有一个计划,就是要跟男友大干一场。这是萨姆的第一次,三个死党一边提醒她“没有安全就没有爱”,一边调侃说不会让她在没有嘿咻之前就死去。对于一本与死亡有关的小说来说,这分明就是剧透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果然,萨姆和死党出了车祸,没有品尝禁果就带着遗憾离开了。
这么快就走到了结局。简不简单?意不意外?
现在想起来,这或许也是当初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原因吧。主角在60多页就挂了,那剩下的厚厚的300多页都用来干嘛?难道要做一本亡命少女回忆录吗?
不知道有多少人做出过武断的决定。实际上,作者根本无惧提前剧透结局,因为接下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萨姆在一次次回到死亡当天的过程中,一点点揭开了车祸的真相,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悲伤的秘密。
秘密是一点一点揭开的,在这个过程中,萨姆也在一点一点进行着蜕变。从一个有点虚荣、有点自我、有点叛逆的花季少女,开始理解生命的意义,接受命运的安排,甚至是主动牺牲自己。
生命是一张隐藏着期限的单程票。除了命运,我们不知道它的有效期,也许只是一段短暂的短途,也许是一段漫长枯燥的旅程,也许是一段无比精彩的体验。
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来到生命的终点时,你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是否感受到了圆满和宁静?
如果不是,趁着还来得及,从现在开始,放手做你想做的事。因为,你可没有萨姆这样可以修正错误的机会。
3
那么,萨姆到底是怎样度过这惊心动魄的七天的呢?
[if !supportLists]第一天,[endif]萨姆与三个死党都收到了爱慕者的玫瑰,而另外一名女同学朱丽叶则像往常一样收到了一枝匿名送给她的玫瑰,只有萨姆她们知道这是她的死党之一琳赛送的。晚上,她们去了一直暗恋萨姆的肯特家参加派对。返回时,就在距离肯特家不远处发生车祸。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萨姆醒过来,昨天的事情虽然历历在目,但她以为那只是一场幻觉,在半信半疑中仍然重复了昨天的遭遇。
第三天,萨姆有点明白自己掉入了一个死循环,所以接下来的想法自然是如何解套。萨姆说服死党不去参加派对,在其中一个死党家玩得很嗨。结果半夜时候接到电话,朱丽叶竟然开枪自杀了。这个时候,萨姆也发现了琳赛的秘密,原来她是朱丽叶小时候最好的朋友。
第四天,知道自己不能改变最后的结局,萨姆变得自暴自弃,不仅勾引了自己的老师,还把气都撒在琳赛身上,与死党打起了冷战。这一次,她仍然没能和男朋友罗布在一起,朱丽叶也一样在派对中途离开。唯一值得高兴的,她发现肯特并没有那么讨厌了。
第五天,萨姆没有去上学,把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天都给了家人。直到夜半时分,她才溜出家里去劝阻朱丽叶,但朱丽叶仍然撞车自杀,萨姆的另外一位死党艾拉迪也死了。这就是第一天发生车祸的原因,是朱丽叶撞车自杀才导致了她们的死亡。这是一种报复。而此时此刻,萨姆才意识到,自己喜欢的人其实是肯特。
[if !supportLists]第六天,[endif]萨姆主动做了一些改变,比如匿名给朱丽叶送了一大捧玫瑰,比如与罗布分手。意外的是,这些玫瑰竟然更加刺激了朱丽叶,她痛恨萨姆和琳赛她们,因为她们到处嘲笑她,让她在学校背负着“精神病”的骂名。在发泄完对她和琳赛的恨意后,艾丽叶仍然选择了撞车自杀。
[if !supportLists]第七天,[endif]萨姆向肯特表白了自己的爱意和歉意,并找借口开走了琳赛的车。当朱丽叶再次扑向车辆时,她选择了替朱丽叶去死。
弥留之际,萨姆感受着朱丽叶和琳赛她们的悲伤,没有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4
讲完大致的情节,我们再来说说小说到底说了些什么。
在我看来,小说一共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显性的主题,讲的是珍惜和觉悟。一个是隐藏的主题,其实就是校园霸凌现象。
朱丽叶是发生悲剧的关键人物。她生活在一个没有温暖的家庭里,小时候又被好朋友琳赛把自己尿床的事嫁祸到她头上。她很珍惜这份友情,一直隐瞒着不说,可是琳赛却一再伤害她,给她取了“尿黄黄”、“精神病”之类的外号,让她变得越来越孤僻,成了校园里人人嘲笑的怪物。虽然琳赛偷偷在“丘比特之日”送她玫瑰,可能也正是这种节日成了压垮她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初级关系开始学习对他人建立信任的。初级关系又称“基本关系”,是个人社会化早期在家庭、邻里、游戏伙伴中发生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和社会化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在父母关系还是在伙伴关系上,朱丽叶都遭遇到了致命的打击,以致于变成了他人眼中的怪物,在校园里饱受精神凌辱。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所以,萨姆在重复出现的同一天中,想尽办法想要改变事情的结局,但只要朱丽叶死了,这种循环就会无限制地重复下去。
当朱丽叶最终获救后,萨姆终于打破了这个循环,用自己的生命扭转了整个局面。
这就像是一部电影,在最后给了我们七个不同版本的结局,但我们知道,只有最后一次才是正解。
当然,我们并不知道为何命运会选择萨姆来纠正这个错误,并且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至少我们知道了一点,当你经历着特别的事情,那就说明你成了好莱坞电影里需要作出牺牲的“救世主”,也就是所谓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萨姆的转变描绘得合情合理。从刚开始的挣扎逃避,到充满愤怒不甘,再到自暴自弃,再到接受现实,最后充满牺牲自我的觉悟,思想和感悟都得到了升华。
在这个既残酷又细腻的过程中,那些曾经在萨姆眼中非常讨厌的东西,都变成了值得用心感受和珍藏的美好回忆。
好的故事一定会给你带来心理冲击的。当你感到生活苟且而痛苦时,不妨像萨姆一样,抱着即将失去一切的心态,换个视角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一定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