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以为学习就是看书或是听课,然后做做练习就完了。可是学完了就忘,学过很多知识可还是没有成效,这让我明白也许是方法错了,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再努力也是狗熊掰苞米而已。
许芩的《如何成为有效学习高手》里讲了一些学习的方法,我把这些内容总结为“愿景——目标——道路”,以下是我对他内容的理解:
一、愿景(WHY)
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要有驱动力的,你要问问自己做某件事,学某样东西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你的理由不是非常的充分,不是让你必须做这件事不可的话,那么你也没法去认真完成,学习遇到困难也无法跨越。阿里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通用电器的使命是“让世界亮起来”,或许我们的使命没有这么宏大,但真的有类似信念的人,一定比没有信念的人走的稳,走的远。当你有了理想灯塔的指引,有了愿景的感召,你再去做事情,再去学东西,就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结果哪个兔子也没追到了。
比如你要学写代码,你一定要想清楚到底要用代码来做什么,是用来完成哪一种任务,达成的话可以能让世界或周围有哪些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好的变化,也是一种正向的激励。当然金钱也是一种激励,但它是你做出贡献和成绩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二、目标(WHAT)
每个大目标,都要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战略的核心就是设定阶段性目标,并实现愿景。
三、道路(HOW)
为了实现目标就要有道路,这就是战术,也就是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
1、“敬”字第一
买贵的学习用品、吃饭时好好吃饭、看书时用射灯,都是为了营造仪式感,是为了培养人的专注力。想想现在由于手机等上网工具的普及,我们的时间是不是越来越不够用了?做一件事情,不能定下心去,就不能真正做好它。梁启超说过,凡是“事”都是可敬的,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敬“不但体现在对做事情的态度上,你对物品也要敬,对世间的万物都要敬,当你明白这世间的万物是怎么来的时候,你就会懂得这一点。
2、以用为学,直奔大师
学习过而不能马上去用,就等于白学。想想我们上学时学过的那些物理、微积分、线性代数、英语,是不是都还给老师了?因为没有马上去用,或者不知道学过有什么用。把你需要用的场景直接拿来去学,就像学英语,如果你是为了和歪果仁交流,那就不要学完四册《新概念》再去了,边学边用啊!如果是为了听力和阅读,也可以去看美剧和原版书嘛。
再有一方面,就是要学就跟大师学,找到这个行业最牛掰的人物,然后跟他去学,或者看他写的书和视频,也比你从网上搞了一大堆“收藏”好的多。那些“收藏”你真的去看完过吗?
3、制造反馈
反馈是学习的必须,当你把学到的东西拿来用时,你要知道你做的对不对,错了的话应该怎么去改正?如果是运动员,那么教练就是提供反馈的人。但如果你是自学,那有几种方法也可以提供反馈:
文字反馈。你把你学的东西,通过你的语言重新组织,然后向别人讲述出来,你才是真正的学会了。而且文字记录可以避免狗熊掰苞米,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时,大部分人认为他能够记住,但实际上很快就忘了。因此,第二次、第三次遇到同一个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花了很多时间解决。做记录的另一个好处是,在记录的过程中,又思考了一遍,进步的会更快。
声音反馈。这点在学英语和学唱歌的方面很有用,把你的发音录下来,然后和别人对比。
肢体反馈。在体育运动上有用,你去健身房,可以让教练把你的动作录下来,然后纠偏。
最后,反观我自己,在“愿景——目标——道路”上还是刚刚起步。愿景明确了,人才能不被外界总总诱惑所左右,走在自己相信的道路上;阶段性目标明确了,就像打游戏一样通过一道道关卡,等于给自己装了一个进度条;道路方法有了,才会少走弯路。其实不只是学习,我们做事也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