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看网文,但好长时间没看经管类的书了,天天想着挣钱却不去读挣钱的书,不想着去学习,不想着提高自己肯定是不行的,至少隔三差五还是要读读的。
我也是温州人,只是嫁到了塞北小镇,父辈们的精神多少也有些耳濡目染,坚韧、吃苦耐劳、敢想敢做……
正如书中上门女婿富贵,能忍辱负重、能百折不挠、能大胆创新……同时也不忘学习,对于一个家境贫寒、打渔出身的人来说,除了有力气外,什么都没有。
在摆地摊中,他运用了“购物淘汰效应”,不断抓住客户的眼球。在做买卖的过程,始终坚信“小钱是大钱的祖宗”。在做校园生意时,第二天送东西,第三天超低折扣,运用“薄利多销”,挣足小钱……
现在很多的买卖都在强调“薄利多销”,但“薄利多销”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足,利薄但没多销,还是会边际成本过高,挣不了钱。
这本书是在05年左右写的,那时候的市场氛围和现在明显不同,所以肯吃苦,胆子大,敢创新,敢想敢干,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的概率就会大些。
当然主人公的一些理念“钱只有转起来,才能赚进来”、“想当老板,先睡地板”、“钱情分清”……都是值得肯定的,哪怕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句句都是精华。
主人公对商业世界的普遍定理“资产收益率=利润率×周转率”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这个商业规律也有出色的把握。
这让主人公有居安思危的心态,重视现金流,保证资金链……这些想法对后期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温州是丘陵地形,温州的第一条铁路是在九八年才通车的,那时候我正上初三,时事政治要考呢,所以记忆特别深刻,温州的铁路是相当晚才建设起来的,想致富,先修路,但温州的发展是在铁路通车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影响。
温州的发展是父辈们走南闯北,背井离乡的结果;温州的发展是温州人组织“商会”聚集资本、齐心协力的结果;温州的发展是温州人敢于创新的结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廉,人廉我转”……
我佩服我的父辈们,我也佩服《温州人发财日记》里的主人公富贵,他是成千上万温州人的缩影,哈尔滨有温州人,海南有温州人,西班牙意大利有温州人,美国唐人街有温州人……不管在哪个角落,大家都在不断努力,坚信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