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被世人推崇的心学大师,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论,至今仍是世人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持续的行动,就能把知行合为一体。
王阳明借用了《大学》里“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的事例来解释和证明知行一体。
人见到美女都喜欢,见到即是知,喜欢即是行;喜欢是见到美女之前就有的认知而不是见到美女后再想法去喜欢;人在闻到恶臭时都厌恶,闻到即是知,厌恶是闻到恶臭之前就已存在的认知,而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再想法去厌恶。
凡事都是先有知后有行,无论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知”,如果不通过“行”的实践和验证,就不会知道“知”的对错和价值。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饱读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在长平之战中接替廉颇任赵国大将军,他面对战场形势不知变通,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理论办,最终全军覆没。
有个同事,平时很爱读书而且记忆力超群,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凡是涉及到的著名人物或著名事件,你只要问,他几乎没有不知道的,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天下之”。但你如果让他详细讲讲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他就讲不出来了,写东西那是更不行。
这样没有“行”的“知”又有何意义?真应了那句话“深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是知,写作是行,在中间还有一个兼具两者属性的中间体—思考;思考既是读书的行,又是写作的知。
书读的多,如果没有思考的参与,要么容易遗忘,要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不能创新,要么鱼龙混杂,无法学以致用。
思考的过程,就是把读书获得的“知”,在大脑中进行分类、分析、综合、提炼的过程,也是对读书效果的检验,这个“行”的结果,是为了获得新的“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写东西时,“提笔忘字”、“词不达意”、“无法形容”等窘境,这些不仅反映读书少,更是缺乏思考的原因造成的。
理只有想明白了,才有可能写(说)明白。但是如果没有深度的思考,如果没有丰富的认知储备,如果没有大量阅读的基础,“想明白”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水之舟,无本之木。
所以,我们应该从“读书破万卷”的“知”开始,通过思考,积极开发大脑中那些清晰、正确、准确的概念,并把它们有机联系后,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知”,去体验和享受“下笔如有神”的那种知行合一后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