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者马飞龙说:学习结果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组织,有很大的关系。
深度学习的一大特征是:本质与变式,即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加工。
“本质与变式”回答的是如何处理学习内容(学习对象)才能把握知识的本质,从而实现迁移的问题。
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处理好学习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把握知识,最后引导学生实现迁移。
无疑,“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首要的、极其重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把“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的这一步归属于“备课”环节。
怎样“备好课”不再是热门问题,作为教师都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做法,什么备好教材,什么备好学生。总之,理论谈得头头是道。
当然,这样的教用书籍也很多,甚至有的类似书籍可谓“字词句段篇”、“详细解读”、“教学策略一、二、三……”、“各种训练方案”等等内容应有尽有,所以成为教师心目中的法宝,成为畅销书籍。
这样的书籍,也帮了老师们的“大忙”,几乎不用自主去备课,捏来即用。于是,教师备课工作又成为不好考核的一大难题。
或许吧,不用类似书籍,全靠自己琢磨,一是没有更多的时间,二是弄出来也没有人家的有把握,毕竟这类教用书所归纳的知识已经应有尽有。
或许吧,现在的信息化时代,不用手写稿了,在课本、教参上勾勾画画即可,甚至于从“度娘”那里“借来一用”,反正网站上形形色色,管你用。
于是,教师为实际的学生而“备”教学内容便成了一个“迷”,真真假假,备与不备,无从查证,能查证的方式又是显得那么的应付式。一切只能靠一片教育心,一份责任。
哪怕是捏来即用,也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作为地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的情境和条件,怎能“照本宣科”;作为老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和教法,怎能“照本宣科”;作为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怎能“照本宣科”……
当然,有一种情况必须得“照本宣科”,那就是:教师还没有由“知识搬运工”转化为“教学设计者”;学生依然是知识的储存器,不停地被灌输。
这样的环境里:记忆代替着思考,背诵代替着实践……
一切从书中来,也到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