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观点:
世界很简单,它之所以看上去复杂是因为“我”的主观作用。人生本来并不复杂,是“我”把人生弄得复杂化了,故而很难获得幸福。
主张应该立足于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
目的论的一大前提就是“人可以改变”,而人们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不想改变的原因:
我之所以无法改变正是因为我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我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正因为这样,我才会不幸。
问题:“怎样才能改变生活方式”?
首先,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例如,你刚才说“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就能够幸福”。但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
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小的时候,大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是要讨饭的,成为流浪汉”,“隔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多好,在班里是拔尖的,再看看你,整天就只知道玩,能有什么出息”…….似乎只有学习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
我相信每个小孩或是成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催眠让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似乎只要变成像TA那样,就会很受欢迎,很讨人喜欢,也会很幸福。
最让人觉察不到的就是一种名为“道德绑架”思想,就像我小的时候,母亲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不是因为你们俩还小,没有人照顾,我早和你爸离婚了”,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很受打击的,除了让我感觉自己很没价值感之外,更多的是内疚,似乎是由于我的存在,才使得他们争吵,变得不幸福,我成了他们的累赘。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争吵不休,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因为我们的长大和离开发生任何的改变。所以,到底要不要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可以由他们自己选择的,而为了照顾我们兄妹而不能离婚,自然成为一个好的理由或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