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顾名思义,就是要抓住某个机会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哪些没有被我们选上的选项,究竟价值多少?通过比较自己倾向的选项和落选项的最大价格差,就可以找到评估和支撑自身判断的依据了。
真的是这样吗?不尽然吧?你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因为,不是所有的选项都可以用同样的标准量化。而且同一件事,往往是好几个影响因素交叉在一起,从而引发选择困难症。是吧?最经典的例子当属爱情。你选中一个人,肯定是他有某些优点极其吸引你,而使你可以包容他的缺点。你肯定不会因为你希望你的另一半是个高个子,然后你在一群男生中直接挑出一个个子最高的成为你的男朋友。
但是,我是这么理解机会成本的。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机会成本,做选择的时候。做出一个选择,如果能接受这个选择导致的最恶劣的后果(包括放弃其它选项带来的好处或成功的可能性),那这个选择,就是你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选择,就你不会由此而后悔,即使那个选择在别人眼中不是最优的或最明智的。因此,选择在我眼中,更多的是指放弃。自己是否有放弃的勇气,是否能承担放弃的后果。而我人生的信条是,少年无愁,青年无恨,中年无悔,晚年无憾。
二、成长曲线
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有个困惑:我们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一定要上大学吗?
我有两个表姐,高中其实都没有考上,读的是职业中学,毕业以后去银行工作。就业早,工资待遇也非常好。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拼命读书呢?早点读书还可以早点工作赚钱呢。我问过家人,问过朋友,都没有得到我认可的回复。后来看到一个观点总算是可以让我接受的:每个人对成长之路选择不同而已。有人读到博士,博士后,一辈子做科研,真的不一定会赚更多钱,而且也许会很清贫,很孤单,需要一路披荆斩棘,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只能通过研究来满足,所以他们选择这样的职业方向,仅此而已。高中一位物理老师跟我们说过一句话,十几年过去了,依然清晰在耳畔:以后要做一些越老越有价值的工作,比如,医生和老师。我认可他的观点是因为,我们都无可避免地变老,所以一直从事拼年轻,拼工作时间的工作,是总拼不过后来人的。不要长时间做可替代性的工作。短时,因为经济因素,从事可替代或重复性极高的工作,这个也许有无奈,但是如果一直从事此类工作,就是懒,懒得思考生活。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成为唯一。
三、折扣门槛
折扣门槛,说白了就是要有富人的思维。购买行为要基于需求,而不是因为打折。不需要的物品,折扣再大,买回来其实是闲置。且不论你花在折扣而无用的商品上的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