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类和谐相处,共存一室的鸟类非燕子莫属。小时候老家厢房梁间就有燕巢。春夏之交,一雌一雄,飞进飞出,衔泥结草,甚是忙碌。小时候看到燕子身躯那么小,其巢穴那么大,那么结实,其能量那么大很为惊奇。所以农民砌房或养育子女的辛苦就以“燕子衔泥”来形容,确实恰当。你看 ,筑巢时,一点一点的衔泥,而且那泥巴必须是湿的,有很强的粘性,才能黏在一起,所以必须严格选拔而不是随便衔,可见多么不容易。说燕子是建筑大师一点不过份,但更确切地说是勤劳大师。没日没夜的辛勤耕耘,因为那泥巴不会自动跑到梁上来,柔软的,干干净净的草也不会自动飞到窝里来的啊!燕子的飞姿特别轻盈,翩翩起舞,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电闪雷鸣,环境多么恶劣,它都是欢快的,把劳动即是愉悦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等到生儿育女了,燕子的辛苦非我等能想像,是无以言说的。你想,如果同时有了三四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那份忙碌,那份责任与使命,岂是人类能比拟的?每天光是捕找小虫子就非常辛劳,恐怕能闲暇休息片刻的时光也没有,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啊转,不停地去寻找食物。据说燕子妈妈最忙碌一个月后,等到下一代羽冀稍丰满就带它们出去找食物,教它们展翅飞翔的本领,然后就放飞了,任由它们走自己的路,母子不再藕断丝连,而是永不相认。所以燕子的洒脱和豁达更是人类无法比的。 人类是喜欢燕子的,像在我老家,如果没有大人把燕子当家庭成员一样看待和保护,那燕巢岂能安生?顽皮掏气的小孩早把它的窝鼓捣下来了。当然,农民只是喜欢而已,与燕子相安无事,而诗人则不同,则用诗歌来赞美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说“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母瘦雏渐肥”就是哺育小孩,大人辛苦无比的真实写照,鸟类如此,人类如此,大概一切有生命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代代延续,靠的就是这种永不言累,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母亲今年八十岁了!她不只是瘦,头发全白了,牙全脱了,背驼得异常厉害,几乎是匍匐前行,脚又一瘸一拐,就是这个样子,她还要烧茶弄饭做家务。从做童养媳开始,一生生育七个子女,接生全是祖母用剪刀剪断脐带接生,从未正儿八经坐过月子,就算在月子里家里人也买不起一两肉来慰劳她,也就休息几天就下地干农活,如同未生小孩一样,亦好像生小孩就是鸡婆生蛋般容易。我现在五十多岁了,每次回家,母亲亦不上我干活,她拚上老命为我做好吃的,好像我回去就是最大礼,她的病全好了,精神抖擞,仿佛回到年轻的时候,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母亲瘦骨嶙峋,手像鸡脚爪,除了青筋暴露,仿佛再无多余的肉;混浊的双眼内凹进去,暗淡无光,也只有看到儿女回来才突然放出喜悦的光芒来;历经八十年沧桑,“匍匐前行”十年从未说累,好像生活就是这样子,生命惟顽强而存在 。 母亲如竹,挺拔修长的竹!“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生活的苦,生活的难,母亲都默认了,她虽不识字却总认为生而为人,谁不吃苦,谁不遭罪呀?
母瘦雏渐肥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