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三落四的习惯,似乎越演越烈。随着孩子的增多,丢三落四简直蔚然成风了。比如忘带物品、着装穿错或缺漏、桌面不收拾、发下去的书本转眼就会不见、衣服、平板、书本、水杯遗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对此,开始制定惩罚措施,记录下孩子的丢失现象,公之于众并进行相应惩戒。至于这样有没有效果,就要实行一段时间看结果了。
但惩罚是否具有教育作用,值得思考;可不给惩罚,好像也没有办法。对于惩罚,总觉得只是在外部扭转,并没有把力用在根本上。
网上关于改变孩子丢三落四习惯的文章很少,有一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写的文章,大意是让孩子承担自然结果,不越权,让孩子自己到校被老师批评,然后就吸取教训了。然而,作为本身就是学校老师的我,如果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似乎是无法承受的。有些孩子,他可以天天丢三落四又无所谓的。所以,要制定规章制度来加以约束,这就又回到了惩戒上面。
有一篇文章,给我相当多的启示,摘抄并思考如下。
丢三落四的毛病的根本症结是在哪里呢?
“经常遗忘、丢三落四是因为其心不净或心精不足。一者,正念流转,妄念飞旋,正念常被妄念打断,不能形成与前念相续;故前念置物于某处,而后念妄念插入进来接它而去,心无觉知,随妄而行,常将物念忘得干净,如此正念之流,常被妄念打断,不能形成微密相续,故起身立走时,前缘所置之物落于彼处,故常丢三落四。”
被其它念头打断,除了自身妄念产生以外,还有事情太忙之故,一事未完,另事又起,常常会使前事被忘。所以弟子规中说:“事勿忙 忙多错”。魏书生也说:“除了时时有事做,还得事事有时做”。当然有时我们不得不忙,变通之道只能是做好记录和安排,完成紧急的事情之后,再来完成前事。
“二者,心精不足,生发不利,常常前念过去,后念跟不上来,不能形成念念相续,犹如电压不足,微密电子不能形成密密相接,所需电流不能形成,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一样,故而头脑常生遗忘。 ”
这里是讲身体或心性的原因。身体差的人,精力不足,常常健忘。年幼的孩子,身体和心性发展不够,自控力差、随意性大,念头无法接续,所以才会更加地丢三落四。
惩罚是外在手段,有用吗?有。原因是人都有趋乐避苦的倾向,处罚是在外在建立一个条件反射,从结果来倒逼孩子去改变习惯。但效果有限。
综上,若不是发自内心的念头和识见的改变、不是身体能力得到的提高,丢三落四是没法有根本改善的。从两方面来讲,若教育不是从培养内在的觉醒入手,终是表面功夫;另一层面,就是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