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二十一
在我的印象中,离别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三年级或是四年级,当时教了我半年的数学老师突然要走,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哭着围上去,让老师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上签上名字,我们都仰着脸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他笑着说想见随时都可以见啊。但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见到他。
第二次离别是小学毕业,那时候很流行写同学录,把纸发给班里的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在上面填上姓名、生日、电话等等,但大多数也没有再联系过,记得班主任在我的同学录的扉页写上“腹有诗书气自华”后便对我笑了笑,也许是对我的鼓励,也许是对我的期许。那时的离别总是懵懵懂懂而又无所畏惧。
再后来,我长大了,渐渐意识到人与人的相遇总会有说再见的一天。就像有人说,人们活着就是为了死去。那我说,人们的相遇就是为了离别。
成年后,让我明白离别真正含义的不是高三的最后一节课,也不是高中毕业时唱的《北京东路的日子》,而是大学开学的那一天,我从学校的停车场接过父亲手中帮我提的行李,告诉他,不用送我了,我自己去。跟父亲道了声再见,便转过身 ,向宿舍走去。我没有回头,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我不知道前面等待我的是什么,但我知道,我必须学着和父母道别,独自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
后来,我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其中不计其数的离别让我渐渐的习惯了这种的感觉。直到去年夏天的毕业季,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别的无力感。大家各道一声江湖再见,便只顾各奔东西,那种被时光推着向前走,一切都来的那么突然而又理所应当的感觉会让你无所适从。那一天,我们宿舍的几个人去KTV通了一次宵,那是我们第一次集体晚上出去玩。我知道,可能我们再也不会住在一起,甚至有的人我们也再不会见面,因为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城市,以后也会有各种琐事缠身。我知道,这次的离别不是为了更好的相遇,而是为了开启各自的新生活而举行的仪式。
现在,我工作了,渐渐的我已经不满足于节假日坐三个半小时的高铁回家过两三天的假期,每一次我都不愿意从家里离开,但又不得不离开,我真的讨厌离别的感觉,那种你站在站台上远远的看着父母的身影觉得他们离你那么近但又那么远的感觉让人的心里感到发慌。所以,我又要经历一次离别了,没错,我要辞职了。我要跟这里的同事道别了,我要跟这里的工作道别了,我要跟这个城市道别了。正如林徽因所说,“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以前的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的告别,是为了用更好的姿态回归。而现在的我重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人的告别,是为了用崭新的姿态去跟下一个重获新生的自己相见。
几天前在知乎上看到了高点赞量的问答。问题是,人生一定会遇到那个对的人吗?回答是,“像他明天就会来那样期待,像他永远也不会来那样生活”。
那我想说人生的离别一定会再次相见吗?答案也是同样的,像明天就会再次相见那样期待,像永远也不会相见那样生活。
请不要害怕离别,因为总有惊喜在远处等着你。
微信公众号:是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