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勤在收拾桌子的时候感叹的一句话。明明是一个乐观、开朗、有气质、有爱心的女孩,怎么突然变成了一个爱唠叨、抱怨的大妈呢?
中午的时候我们在馆里做饭,按理说做饭、刷锅、收拾桌子,这个不算个什么事,正常去做就行了,这也不是多难做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主动去帮别人做这些事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把这当回事,就是顺其自然再做。
然而,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种很奇妙的现象“两个和尚没水喝”,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很可能变成矛盾的导火索。
虽然自己没有结婚,但是看父母那一辈和那些结过婚的人,在他们还没有结婚之前,谁能想象到竟会为了一点柴米油盐,爆发一些家庭战争。
在过去,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我的父母天天吵架?只要两个人在一起,特别是在做饭的时候,一会说盐放少了,一会儿油还没热,一会说火太大了,这时候做饭的人急了,说我这不行那不行,你做!结果,说的人更急了“做的不好,还不让人说啊!”,一生气走了?
最后,变成一个人烧火,一个人做饭。事情还没有结束,在做好饭吃饭的时候,战争又开始了“让你这样做,你不这样做,这还能吃吗?”,不好吃别不吃,忙活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帮我,还净挑毛病,下次你自己做……还真是应了那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样的事天天上演。过去,我单纯的理解为是一方想要控制另一方,觉得“你应该按我像的来”,有时候我会帮爸爸说话,有时候我想帮妈妈说话。因为当时想的是,你要是觉得别人做的不好,你可以自己来,否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到后来,我慢慢知道,他们之间可能缺少的更多是尊重和相互理解,在他们骨子里,结婚只是他们的生命中的一个流程,是到了一定时间段该做的事。在他们的思想,彼此之间并不值得倾注各自的生命,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亦或是,为了应付世俗的眼光。
日复一日的上演“家庭战争”,又哪来的时间、精力学习和成长呢?仅仅这本“难念的经”就够他们受的了,它就像一个诅咒,或者说像一个枷锁,把结过婚的两个人,死死地困在当下。
他们不知不觉淡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像当年那句鸡汤“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的意思是说,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人生的车轮就打滑了,还怎么奔向幸福和新生活?
现在,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在看这件事情,就像武志红说的那样,他们做的完全是五、六岁小孩干的事。就是那种“我好,你不好”或者是“你好,我不好”的境界。其实,说得更严重一点,他们就像幼儿园的小孩一样“我不咋滴,你也咋滴”的境界。
这话说的有点严重,按照武志红的逻辑,我们每个人都是“巨婴”,可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恰恰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停的上下求索。甚至,还要找一个伴和我们一起去加速成长。于是,结果很明显,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而不是被死死地困在当下这些不重要的事上。
所以,当勤说出“我原来不是这样的人啊”时候,再结合最近学的东西,恍惚看到了一些答案。
每个人都很清楚,这样做不好,这不是真实的我,这不是我想要的。可是,就是不由自主的做了出来。
说了这么多,到解决这个问题层次的时候,还是想不出好的策略。
看看大师的方法:
武志红的策略是:“看见就是爱”。也就是说,当你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西方心理学对“我”的定义也类似:“我是我是观察者”。
用当前通俗的讲叫“反思”,对标到反思上,再看一看那些争吵的父母或者伴侣,他们有事后的反思吗?是否有事后反思,决定了他们最终的结果。反思的深入程度,决定了他们结果的好坏程度,如果在这个反思之上,再做一些记录的话,我想这个结果可以维持的更长远。(记忆是不靠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再讲的白一点,这事在结婚之前就该做了,就是对方是不是一个可讲道理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当然,人会改变和成长,结了婚,也有很多人变得更好的。话说回来,你愿意冒这个风险吗?
就像交朋友一样,你愿意交那些“关心未成年人”吗?也就是不懂得独立的人。生命是有限的,你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教育别人?又不是他的亲人?教他干啥,出力不讨好!
最终,我想说的是,那一刻勤很厉害,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竟然在做事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能够做到长期,这才是真正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