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哪部剧最火?
胡歌暌违两年,观众也盼了两年的《猎场》……吗?
NO NO NO。
看数据。
来源:猫眼11月10日网络播放量统计
更胜一筹的其实是它——
《急诊科医生》
Sir承认,它火得有道理。
导演,郑晓龙。国产剧顶级大导,作品多的不说,提一部就够,现象级的《后宫·甄嬛传》。
主演,不是小鲜肉,而是张嘉译、江珊、柯蓝这种靠谱老戏骨。
话题,全民关心的医疗行业、医患纠纷。
后盾,有国内顶尖的北京协和医院加持,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前期媒体通稿都在打专业剧、良心剧的牌子。
真的假的?
Sir几集看下来,就一个愿望:千万,千万,千万……
千万别落到这群(假)医生手里。
真不是吓唬你,你看这手术做得比坐办公室还清闲,缝伤口、聊八卦两不误。
对了,何主任
听说您的行政主任任命被推后了?
好不容易缝完了,就迫不及待地臭显摆——
看看,来看看
你看这走线,这缝合
简直是完美呀,艺术品
能不能走点心?
《急诊科医生》开播时,还有观众4星期待,希望拍出这群人苦逼的常态——
整夜不睡熬到天命眼睛红血丝,夜里2-3点被喊起来的身影,被家属指着鼻子说只会做检查没有医德……@忧伤巨乳
抱歉,这样的期待是要落空了。
他们每天的工作,讨论病情的少,闲聊、调情、拌嘴、办公室政治的多。
弹幕都表示,这个急诊科,不如改叫“闲诊科”吧。
别再吹专业了。
这分明就是一部披着医疗剧外衣的言(狗)情(血)剧。
Sir就说为什么《急诊科医生》看着眼熟,因为它简直是前段时间《外科风云》的翻版。
人家《外科风云》找白百何配靳东,《急诊科医生》也大叔小妞配,就找来王珞丹和张嘉译。
好吧,人设接近也就算了,为什么非得找王珞丹?
Why?
就因为她俩长得像?
Sir偏不告诉你谁是谁
不止。
国产狗血的几个关键词:
(也不知道谁规定的)
孤儿,身世一定要离奇,父母一定要非正常死亡,死因一定要关于某种大阴谋;
学霸,孤儿长大后一定要牛逼,一定要出国留学,一定要美国(英国德国什么的都不行),一定要博士(硕士研究生什么的也不行);
海归,学成后一定要回国,还一定要是那种人家都劝你留在美国前途似锦,你偏偏一意孤行回国屈才的回国。
真相,回来后一定要各种童年阴影闪回,还一定要是如同前二十年都在失忆,回国才记忆重现的闪回,主角一定要对真相有执念,誓死要找到真相那种……
这四条,《外科风云》和《急诊科医生》一样,全中。(你们是同一个编剧吗)
王珞丹扮演江晓琪,父母原是医生,还发明了一种药,然而遭遇火灾,双双因为急救不及时死亡。江晓琪远走美国学医,成了急救学博士,却放弃国外大好机会,回到燕京医院,一边治病救人,一边调查父母死因。
最让Sir恨铁不成钢的是,《急诊科医生》把《外科风云》学了一遍不算,还更烂了。
职业医疗剧,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真实。
医院,本来就是一个生死场,最不缺意外。
只要做好写实,医疗剧绝不会无聊枯燥,更能深刻挖掘人性,拍出小人物的命运沉浮。
《急诊科医生》烂就烂在,它废弃了现实中已有的戏剧富矿,去追求海市蜃楼的狗血冲突。
耐着性子,来说说《急诊科医生》如何拍医院众生相——
病人。
就Sir看过的前6集,《急》中出现的病人不少,也算各式各样:
急性肠穿孔的孕妇,陷入休克,肚中孩子和孕妇都有生命危险,婆婆在旁边大喊一定要保小的。
在工地感染破伤风的工人,因为没钱,祈求医生开药,不敢住院,说着说着差点哭出声。
我们这些人得了要命的病
只能拿命来扛
我们命贱 不死也得死
正在营业的火锅店因为煤气泄漏发生爆炸,死得死,伤得伤,一个店员爆炸时没有跑,一把护住身旁的陌生小女孩。
已经不想吐槽这种五毛特效了
这么看,《急诊科医生》好像全取材自社会事件。
那就真实了?
火锅店那段,还戳中不少人泪点。
连Sir都对这一段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店员救人,而是因为店员被救出后全身烧伤,到医院无法救治快死时,他后悔了。
我 我应该跑
一个小女孩在我旁边 我一犹豫就没跑
后悔 我明天要结婚了 我 我应该跑
一开始Sir还想,不错,有人性的迂回、真实的矛盾。
再看,原来这一切的出现,都是为了无限度地煽情。
店员说完这段话快死了,想见未婚妻最后一面,医生就放下其他被烧伤的患者不管,派人到车站接未婚妻!
不出意外地,遇上大堵车。
负责接未婚妻的志愿者说自己在帮英雄完成心愿,违规停车啥的都不管了;交警来查违章,听说了情况,表示要为他们护航;一路超速、闯红灯,到医院司机坚决不收费,志愿者对司机和交警鞠躬,交警回礼。
这感觉,像不像……
一篇小学满分作文。
整个过程充满了刻意的正确。
再往后看:未婚妻到医院,一定的,店员已经去世。
在玄幻剧一般的BGM中,未婚妻嚎啕大哭,医生在旁边也跟着哭成一片。
那煽情的画面,Sir都不忍心截图给你们看。
对比看同题材的经典剧——23年前美国的《急诊室的故事》。
同样生离死别。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被送进医院,丈夫焦急地陪在身旁。
医生说老太太病情严重,有两个选择,一是戴上呼吸机,过植物人的生活,二是让老太太自然地走,老爷爷固执选择第一种。
医生没办法,却也没照做,反而等老太太醒后,询问她的意见。老太太费尽力气说好累,选了第二种。
不一会,老太太平静走了。没配乐,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老爷爷站在病床前,注视着已经离开的妻子,踮起脚,用沙哑的嗓子轻声唱起歌,也许是她最爱听的歌吧。
而一旁的医生呢,没有哭,只是看到这一幕,突然大家都安静下来,若有所思地看着。
你没看错,那个最帅的正是乔治·克鲁尼
导演没有用一个个的惊叹号催着你:快哭快哭。
但是你的眼睛已经润物细无声地泛红了。
反观《急诊科医生》的“感人”呢?
全靠套路。
感染破伤风的工人没钱治病,于是王珞丹扮演的江晓琪垫付。
不止这一案例,前6集中一出现没钱看病的的病人,解决方案都是靠博士海归,非常富有的江晓琪垫付。
这又是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堂吧,一遇到问题,就发扬无私精神。
你真相信?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知道医生要像她这样,估计都要饿死。
一个成年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制度去哪了。
医疗保险、工伤报销、对特殊群体(比如孤儿)的救助政策……
这些,《急诊科医生》只字未提。
最后,再说一下医院存在的最现实的问题,医患矛盾。
这是全社会的敏感点。
《急诊科医生》拍了,尺度还挺大。
但不客气地说,这种无谓的洒血浆,无非也是在洒狗血。
被割喉的医生抢救无效后,江珊饰演的刘慧敏找张嘉译疯狂撕逼。
你进去把她给我救回来
等等,是我们看错剧情了吗?
身为主任的张嘉译已经全力在和歹徒周旋了。
江珊也叮嘱女医生千万别动。
是她自己要动(作)的,跟张嘉译有毛关系啊。
这是在探讨医患纠纷?呵呵,无非是想要不顾逻辑地强行狗血。
编剧在心里默念:必须要让男主犯下大错,必须让两个主任结下梁子……
好了,说回老生常谈的话题——
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好的医疗(职业)剧?
医疗剧真有那么难拍?
在Sir看来,《急诊科医生》的烂,罪魁祸首是编剧。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值得讲述的故事,有再稳的导演,再好的演员,都无力回天,有形无魂。
对故事的轻视,对套路的依赖,创作上的偷工减料。
这就是为什么《急诊科医生》,还有多数国产剧,都散发这一股陈腐的气息。
剧作是影视创作最基础的一项环节,也是我们最薄弱的一项。
想想看,任何一本热门网络小说,都可以不讲道理地随便编到60集、70集的体量。
就像你开学前赶作业一样,怎么办,抄呗,糊弄呗。
只能照搬套路呗。
美剧之所以能以节奏快、信息量大著称,因为背后有强大的编剧团队。
最少有6-8人的组成,多的甚至达到20人以上。
《老友记》的编剧有将近50个、《绝命毒师》10个、《纸牌屋》5个……
所有编剧一起创作,并且对角色和剧情的重大发展做出共同决定。
好莱坞编剧有个著名的“卡片系统”,指的是编剧们在创作过程中还会把人物、话题、场景等细节,贴在提示板上,再进行调整修改。故事线和情节发展确定之后,再丰富表演提示,以及具体台词等等。
《绝命毒师》卡片墙
于是剧本创作,反倒最耗时。
编剧的工作,在幕后;但用没用心,观众能从台前看得出来。
对那些也不知谁规定的、你抄完换我抄的狗血套路,我们早该:
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