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月份把小娃接回身边后,一直想写点东西,可却不知道该从哪说起。想来小娃接回来已经一个月了,也该说说我们的故事,算是纪念。
去年十一把小娃送回了老家,那时这个小人刚满一岁,刚会站起来,扶着东西能走几步,也是在那时彻底断了母乳。之前听说断母乳是个很煎熬的过程,但小娃竟然适应的很快,从那开始便能睡整夜了。很多时候我跟娃她爹都由衷感叹,这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小朋友。于是,小娃也开始习惯生活中没有我们。一直记得那之后第一次回老家小娃的眼神,眼睛瞪的很圆,愣了一会儿然后扑上来喊妈妈爸爸,那天晚上她很晚很晚才睡,翻来覆去,不断确认我是否在身边。早上却不到七点就醒了,躺在我身边一直喊妈妈。那一刻有些心酸。此后,每个周五不管多晚,小娃都要等着我们回来,而每个周日又都要上演一场韩剧般的离别桥段。我跟娃她爹便开始了每周奔波于大连和老家的生活,180公里的路程,半年的时间,基本每个周末都没有间断。其实半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对小娃来说,却占据了她人生三分之一的经历。这半年她蹒跚学步,但我们却错过她迈出的第一步。她从四颗牙变成八颗牙再到20颗牙,这生长时的疼痛我们没有陪伴她。她咿呀学语,但我们却无法理解她所表达的意思。更别说她生病时无助了,小娃幼儿急疹时高烧40度,很难受一直在哭,姥姥说她哭的最厉害的时候喊着妈妈,我的一颗心瞬间跌落,满地碎片。我一直不知道对于这个小娃而言,妈妈意味着什么。但当她最脆弱时,会想起妈妈,在她心中妈妈应该是有着独特的地位吧。从那时起,我便想自己不该只是个周末出现的玩伴。
奔波之苦虽可忍受,但相思之愁却无法抵消。因为我们想要的更多,所以经历了很多的纠结与争吵,也想过很多不同的方案,但最终还是毅然决定把小娃接回身边。时隔半年,回老家时刚能站稳的小娃,回来时已经可以满地溜达了。时间在这个稚嫩的生命上,带来的总是无限的惊喜。我们不再是偶尔客串的父母,而是全天候的保姆。
其实把小娃接回来,不仅对我们是挑战,对她而言更是全新的开始。之前在小娃心目中,我们是每个周末回去会无限宠爱她的人,所以回来后,比起在老家时她更任性,爱发脾气,加之回来时感冒还未痊愈,大大提升了“战斗”的难度。在不懈的坚持与斗智斗勇中,现在小娃在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理的哭闹次数越来越少,偶尔发脾气也会很快恢复,偶尔摔东西也会捡起来抱抱。之前喝完奶就摔奶瓶的习惯也改掉了。这点滴的变化都让我们欣喜,这也是亲自教养的乐趣吧。很短的时间里,小娃从抗拒上厕所,到不那么抗拒;从只会手抓饭,到能够熟练的用勺子吃饭了。当然,变化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偶尔还是会耍赖皮,但庆幸的是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我们有关。
回来的生活渐渐习惯了,接下来就是最大的挑战了。顶着双方老人以及家中亲朋好友的压力,我们还是决定要把小娃送到幼儿园托班,这也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式了。都说我倔强,但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来经营生活。我也无法预知对错,但起码知道这是自己想要的 。说的有些远了,还是回到主题。小娃上幼儿园前,我自己也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也设想过很多“生离死别”般的分离场面,但竟然都没有发生,最初的几天小娃很愉快的去了幼儿园,虽然之后的几天有些情绪但基本能够适应,这也是我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也让我跟娃她爹松了一口气。但对我们而言,一岁半送去托班只能说是一个折中的办法,我们希望小娃能在身边长大,但又不想拖累老人,在小娃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前提下,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只要当妈的能有一颗强大的心,不矫情敢担当,也许养娃并不是那么难。
写到这里,小娃早已在身边熟睡。小娃回来后,我们的家庭有了一个新的平衡,我负责陪玩哄睡及做饭,她爹负责洗碗拖地洗衣服,小娃全程负责捣乱及逗乐。总有人问我,把孩子接回来累不累。二人世界时的潇洒自由当然是不复存在了,但只有娃在身边,才能真切体会到为人父母的意义。不累怎么知道为人父母的不易,哪有父母轻松享受,孩子自然长大成人的美好童话。而且这累是有回报有价值的,她带来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没有完美的妈妈,但每个小孩都是最完美的礼物。在经历了怀孕生产的种种不易之后,我很感恩能够做这个小娃的妈妈。陪伴她生长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修炼完善的过程。忘记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大意是世上最美妙的事情一是有自己的爱好,二是亲自养育一个孩子。有机会多陪陪家中的小娃,陪她一起成长。如果不能带在自己身边,也要学会体谅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当你亲自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都很难去贯彻书本中所谓的科学育儿。愿天下的小娃,都能快乐成长。
最后,附上一个美丽的传说。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