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视化
- 核心目标:传递信息
- 任务:将数据合理地「映射」成图形元素的过程
- 作用:从数据中挖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
- 分类
- 探索型可视化:受众(receiver)是「自己」
- 解释型可视化:传输、表达信息,受众是「他人」
为什么需要可视化
- 人脑并不擅长处理纯粹数字,不善于阅读和分析大量数据;但是人脑很善于阅读和分析图形
- 人类是视觉动物,其视觉神经系统有很强大的模式识别和分析能力,可视化是启动这套系统的途径
- 可视化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压缩和展示方法,能将大量数据快速传输给人的大脑
- 可视化能探索并提炼数据,能促进新的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可视化的原则
- 明确可视化的具体目标
- 确定类型:探索 还是 解释
- 要传送什么样的信息?哪些最重要?使用什么数据?
- 考虑受众群体
- 阅读者的角色和知识背景
- 需要何类信息?细节程度?
- 风格简约,凸显主题
- 阅读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提炼重点
- 最大化Data-ink ratio
- data-ink ratio = 表达的信息量/打印使用的墨水量
- 在不损伤信息的前提下,满足 简洁
- 选择合适的视觉编码方法
- 位置、长度、尺寸、角度、颜色、形状
- 根据眼球的敏锐程度
可视化案例举例
- 类别变量的处理:柱状图,散点图
- 层次结构的展示: 饼图
- 显示时间的流动
- 显示关系的强弱
- 地理信息的展示
可视化陷阱
- 避免使用三维图形
- 饼图处理切块不要太多
- 避免使用渐变色
- 避免使用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