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任与关系作为目的,再慢慢的让孩子独立做视频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份正向感觉,妈妈不断的能够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孩子成长的资源。
三年过去了,孩子依然没有上大学,但是孩子在不断的做视频的过程中找到了源源不断的成就感。后来孩子觉得需要学习,去准备托福考试。
妈妈从以前的担心紧张焦虑,到现在的平和乐观以及对孩子源源不断的信任,支持和欣赏。
引起妈妈焦虑的第一导火索———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
1,引发种种家庭激烈冲突的元凶———学习
2,没养成好习惯(起床、吃饭、不收拾…)
3,沉迷电子产品
4,完全无法与孩子沟通
5,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在很多事情上不愿意去尝试,不愿意争取,对自己没要求,没学习动力,容易被打击,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抗挫折能力低…
更严重的是,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当他长大成人后,面对很多机会与选择的时候,他会条件反射式的选择放弃与逃避,成长他整个人生的一堵墙,一个障碍)
问题背后
焦虑是因为我们希望去解决这个问题,却感觉自己没能力解决。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看到问题
第二步:看到问题的背后
关于学习:
很多时候父母把学习与孩子的成绩和作业划上了=,如果我们跳出=去感受下,学习其实不仅仅只限于考试作业,孩子的社交,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的思维模式,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的财商,这些都是要学习的。因为种种原因,父母对于孩子的成绩和作业过于关注,忽略了学习背后的动力基础:兴趣和成就感,导致学习变成了很痛苦的任务。想想看,孩子抱着痛苦的,完成任务的心态,学习问题自然多多了。
关于习惯:
①上行下效。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往往孩子的很多坏习惯都是直接受父母影响
②培养孩子习惯的心态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父母培养孩子习惯的心态就是:这个习惯好,宝宝你要养成。而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共同去达成一致的目标。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习惯的,没有让孩子感知到。
③培养孩子习惯的方法不当。孩子很多时候是特别难去坚持完成一个比较有挑战的计划。帮助孩子培养习惯是需要策略,需要技巧,需要更多的反馈。
关于沉迷电子产品:
最大的原因是电子产品中可以让你轻松获得在网络之外难以获得的成就感、价值感、荣誉感等种种正向感觉。很多成人都会上瘾,无法抵制,何况孩子呢?
关于完全无法与孩子沟通:
沟通,这个问题所反映的背后的问题更为重要。父母很多时候不懂倾听孩子,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去尊重他,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几乎以上所有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前提。如果亲子关系恶劣,可能我们要做得更多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修复关系。
关于自信心不足:
孩子自信心不足,大多有两个原因:①孩子缺乏允许犯错的机会 ②每一次的尝试都未得到肯定。
缺乏犯错的机会,就是孩子每一次做错的时候,他会从父母这里得到一些很不舒服的感受,导致他不敢去犯错。而不敢犯错的孩子,很多时候就会去拒绝尝试很多事情。
另一个就是每次尝试未被肯定。如果孩子尝试做了一个事情,今天他动手去做了一个手工给爸爸看。爸爸妈妈看到之后,“哦,你做了这个东西呀。”孩子尝试后那种喜悦和正向感觉,就得不到保持了。
所以,关于自信心不足这个地方,很多时候,也是我们父母这边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这样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总结这些问题背后的一些原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看到孩子这些问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我们父母有些事情没有做到。
所以这个问题到底是谁的问题?
“问题”它是不是一个标签?,它是不是一种孩子达不到自己预期的一种落差?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孩子眼中是个“问题”妈妈。
妈妈你身上太多问题了,又爱发脾气、又爱乱丢东西,做菜不好吃。
如果我们在先生眼中是个“问题”妻子
你每次出门都邋里邋遢,丢不丢人?不上班,在家带孩子,结果孩子带得这么多问题,你看隔壁家老王的老婆...
听到这些“问题”标签,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带着这种感受,我们是否愿意去改变?
标签是个可怕的魔咒。尤其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负向的标签往往会伴随他们的一生,成为他们人生中久久难以跨过去的一个障碍。
试着去换一个心态去看这些“问题”吧,把“问题”看做是你与孩子共同成长中所遇到的瓶颈,既是一个阶段所遇到的瓶颈,也是一个彼此共同成长的一个机会。
用问题的角度看世界,满世界都是问题
用资源的眼光看世界,全世界都是资源
而你用什么眼光看孩子,孩子最终就会呈现出你想看到的样子。
可能我们仍在这些“问题”中焦虑,那么我们行动上有什么改变吗?
所有的“问题”都不会自动消失。
如果我们行动的模式一直没有改变,结果也不会有所改变。自己开始改变才能带来孩子的变化。那么,现在就是改变的时候了。
知识点小结:
1.常遇到的孩子问题:学习、习惯、沉迷电子产品、无法沟通、自信心不足你是哪一种。
2.从问题的角度看世界,全世界都是问题;用资源的眼光看世界,满世界都是资源。如果我们只是用问题的角度去看孩子,孩子几乎不会有改变的意愿。
3.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在重复旧的做法,却期待孩子有新的变化。有没有可能?改变从现在开始。
*同样的挑战
并不是只有你面对着这些挑战的,
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面临这种种挑战。
焦虑往往来自于我们希望解决问题却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解决。
作业:你最希望改变孩子的“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