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我和无数中国大学生一起迈入了毕业季。
作为一名不知名211大学的新闻专业的女生,从去年的9月开始,奔波于沈阳(学校所在地)的各个校园招聘会和面试地点之间,辗转在奔赴北上广的飞机与火车上。
每一轮面试后,我都以每两分钟一次的频率查看手机短信和邮件,等着下一轮面试的通知,或者,拒信。
期间我并不是没有机会拿到一份工作,也有过进入终试因莫名其妙原因失掉大好机会的经历。
在我之前的实习经历和面试过程中,有一个念头不断跳出来说:你当时高考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或者是:你选错学校的地点了。
因为在与我工作的同事,面试的竞争者中,我看到了:在中国找工作,一个名气响亮的学校是多好的助力。
记得一次在上海的终面,同场共有8人,有6个人是硕士学位,学校也都是北外乃至国外名校。之前在Uber实习,实习生们也几乎都是国外名校,在国内学校的也有丰富商业经验,有过海外交流经历。正式员工们也都是出自投行、咨询业的精英。
我羡慕他们,不仅仅是学校,更是那种对自己背景的硬气和绝对自信。
从去年9月到1月份这小半年的时间里,我很煎熬,心情大起大伏。我虽是新闻专业出身,但是在大二决定了不考研毕业找工作的目标起,我就希望通过实习来突破求职时的专业限制,不想去做新闻这一行。这一目标贯彻到了我求职期,什么公关、市场、销售我都有投。
直到1月份,我还是没有找到让自己心满意足的工作。我哭着问自己:“为什么别人找工作都那么容易?我也没要求多高,自己实力也不差,怎么就那么多坎坷呢?”
就是直到今天,2016-6-7,高考的日子,我仍然没有签下一个offer。
在那些一上大学,哦不可能从初中、高中开始就仔细盘算职业规划的名校精英面前,我就像是一只面对野心勃勃的狼群,没能力还手,跑也跑不快,牙也不锋利的小绵羊。
在今年1月份,饱受求职季打击的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到底想做什么呢?社会又需要什么人呢?在学校里,我们努力地弥补自己的短板,希望可以把总成绩提高。可在社会上,用人单位希望的是最大可能地利用员工的长处,为自己盈利。所以我又回到了自己比较擅长的文字方向,在北京找实习。
即使是在读了这本《优秀的绵羊》之后,对于在求职中学校背景的自卑,我没有绕过去,因为它确实影响着求职当中别人对我的认知。
但是我对于“一个人的学校背景能决定什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
作者在常青藤盟校任职多年,见过无数我曾羡慕的的优秀学生,他在书中用一些尖刻的词句来描述这些学生“对成就和成功有一种被压迫式的需求”;批评美国教育所谓的多元化不过是“在现实中的香草味中选出了32种不同的香草味”
作为一个本身就游走于那个圈子多年的人,作者所说的确有道理,也与我在现实生活中所见一致。名校生们挤破脑袋想进入金融、咨询行业,从以入校开始就着手做项目,刷绩点,央企外企实习挨个刷过去,从18岁开始提着气攒着劲儿就为了几年后,提交上一份金光闪闪的简历。
我就开始想,即使把我放入到那样的环境中,我会是那样的人吗?
这个还真不好说。
名校的好处数不胜数,可是任何一所大学不能教你的是,如何思辨的能力,如何认识自己,突破限制的认知(这个很重要,因为人们通常是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的)
我不清楚名校生们心里到底想要什么,甚至我也不太清楚我想要什么,还好,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我无法决定我走的每一步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不是能得到外界的认可,但是我能掌握在手心里的就是事情本身和我对它的感觉——热爱,抑或是反感?
在北京一次面试,其实就是和招我的人聊天中,对方志得意满地提到他们前一阵通过与国外竞品的竞争,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把公司估值又往上抬高了几个亿的时候,虽然心知那不过是商业竞争中常见的手段,我仍克制不住地反出一阵厌恶,当然最后也没去他的公司,虽然那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创建自己的生活”是作者着重在书中论述的,他说“与其为成功而工作,不如为工作本身而全身心投入”,听起来是不是很像那部印度电影《Three idots》中男主所说的:“不要追逐成功,用心去做一件事,成功会来追逐你。”
而虽然我现在也没确定毕业后的去向,心态也与去年求职季相比有了进步,不再去埋怨为什么自己遭受那么多的困难。书中引用浪漫派诗人济慈的一段话可以很好第诠释我对困难与苦难的理解:“难道你不觉得世界上的痛楚和困难对培养人的理智并铸就灵魂是必要的嘛?”
是的,我会遇到困难,因为和世界上除了欢乐本来就存在悲痛,我的内心必须感受到这些情感,同时用1000种方法磨练自己。
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方向很重要。
狼适合捕猎,羊在这里领域永远比不上狼。
但是羊会产奶,会产毛,所以比狼更强大的人会保护羊,弱小的羊也因此能够生存下来。
社会需要狼,也需要羊。
问题是,你能不能分得清你是羊,还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