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 孤独可能是一种生命的本质。它意味我们最终必须回到本我,全然的接纳和与自我对谈相处,并面对终极的一个人的死亡。孤独是一种自我完整的、饱满的空盈。
- 使得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害怕孤独,当你被孤独感驱使,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 我们不应该关注在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果尊重孤独。
-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李白的《月下独酌》。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越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越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
- 对人性的无知才是使人变坏的原因,因为不懂得悲悯。
- 如果文学作品要用先人为主的善恶观去要求“文以载道”时,文学就会失去过程的描述而只剩下结局。格式化的结局。而现有结局,就不会有思考、推论的过程。个体的独立性应该表现在敢于跳脱大众的语言、说出怀疑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而非结局或结论。
-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诚实的面对自我,也需要非常大勇气。
1 情欲孤独
- 暗恋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是一种自己与理想自我的恋爱。在暗恋的过程中,开始发展出完美的自我,与生命的某种灵性产生连接。
-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这样的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 所有你认为可以简化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简化,反而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与自己对话,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你将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你的另一半,因为你会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部分与生命另一半相符合的东西,那时候你将更不孤独,觉得生命更富有、更圆满。
- 情欲是会转换的,情欲的发泄很容易,但是生理冲动解决后,孤独感却依旧。孤独感的纾解必须透过更高层次的转化。
- 青少年时期,情欲的转化是非常精彩的过程,但是在我们的传统经典里,没有情欲孤独的存在,都被掩盖了。这种文化下的青少年,该如何解决他的孤独?他们和青春期的对话太少了。
- 真正的情欲就是彻底了解自己的身体,包括所有的部位,从外表看得到的到内脏器官,甚至分泌物,但不能先有结论。
- 情欲孤独的本质和死亡意识相似,刹那间素有的期待与恐惧都消失了,巨大的空虚如同死亡,你会发现紧紧拥抱的一方,完全无法与你沟通,你是全然独孤独的个体。
2 语言孤独
- 人类发明语言用来沟通,却因为急于表达和沟通而没有机会安静下来面对自己,与自己对谈。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 准确的语言本身是一种吊诡,我们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越来越准确,语言就丧失了应有的弹性。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的时候,语言才开始有了沟通的可能。彼时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豆子一般,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 语言是双刃剑,一方面在传达,一方面在造成传达的障碍。最好的文学就是在语言的精度里制造语言的暧昧。
- 看一本小说,不要看写了什么,而是要看他没有写什么。如果你听朋友说话,不要听他讲了什么,要听他没有讲什么。所有对语言的依赖,都会变成语言的障碍。
3 革命孤独
- 学生运动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反而有一种嘉年华似的东西,包括朗诵聂鲁达的诗,包括选一件示威游行的衣服。或许革命是因为你的青春,并且转化为一种青春的仪式。
- 托尔斯泰晚年放弃爵位和土地,是他最了不起的作品,这让我们看到,革命是对自己的革命,他所要的颠覆不是外在的体制或阶级,而是颠覆内在的道德不安感。
- 霸王别姬,没有书写一个独孤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者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赢得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
- 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如果在现世里梦想就能够实现,那么革命就会变成体制、变成其他的改革,而不再是改革。成功的人走向现世和权力,他无法再保有梦想。
4 暴力孤独
- 我们看驯兽师表演、赛车、极限表演、灾难片等,都是在借助观赏他者的冒险,发泄自己生命潜意识里的暴力倾向。
- 暴力的为难在于,我们怎么让一个生命知道暴力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他必须有自己暴力发展与认知的过程,让他能够控制内心里潜在的暴力?
- 合理暴力与不合理暴力?
- 当暴力被提升为美学的层次后,反而是最不危险的状态——不论是性、或者暴力,在被压抑时才是最危险的;公开讨论能提供一个转化的可能,使暴力变成了赛车、摔跤或者是巴黎街头给青少年的游戏场,在这个空间里,暴力合法化了。
- 当暴力被道德合法化后,激发出每个人内心里的暴力意识,反而是最让人恐惧的。(围观枪决、沉猪笼)
- 文明社会里的暴力,看起来不想暴力,又确确实实使人受害。比如美国的“合法出兵”,核废料的处置,身份证对姓名长度的限制。暴力争取到了合法性,变成更大的暴力,甚至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
5 思维孤独
- 当一个社会里出现很多不同且极端的意见和看法时,就是思辨产生的时机。对与不对是两个极端,中间才是思辨的空间。我们很少与人进行思辨,只是急着发表结论,当对方的结论和自己不一样时,就是举拳头决定了。因为缺乏沟通的耐心,思辨的过程完全被简化了,思辨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吧,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而我们的教育往往指向这种结论。以考试为主导的教育,以是非题、选择题为主要的考核形式,学生不需要思辨,整个教育系统也没有耐心让一个受教育的人不立刻下结论。所有的考试都是要有结论的,可是这个结论本身可能没有任何意义。
- 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看法跟想法。喜欢玩的人,思辨能力都比较强,所以西方教育常常要儿童在游戏里学习,因为游戏本身就是思辨的。
- 我们应该要尊重1%的声音。只有一种声音的社会是有问题的。没有对立,没有思辨,只想把自己的声音变成唯一的声音,这是非常危险的。
-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 让自己有一段时间走路,不要做车子赶路,下点雨也无妨,这时候就是孤独了。
6 伦理孤独
- 广义的儒家文化,重视伦理间的相互关系,因而会压抑个体的孤独感,使之无法表现。儒家文化是最不愿意谈论孤独的,五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在阐述生命与周边生命的相对关系。感到孤独,在儒家文化中,表示他是不完整的。他不应该有孤独感。
- 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是一种深度的彼此联接,而且容易失却边界。一方面我们不允许他人孤独,所以要打破私人领域,接受公共的检视;另一方面,我们也害怕孤独,不允许自己孤独,所以不断的被迫去宣示自己的不孤独。
- 特立独行,是不被儒家伦理下广泛接受的状态。
- 老庄比较鼓励个人孤独,“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然而这种声音只有在文人辞官、失意、遇挫而走向山水时才有的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它是破碎的,无法形成时代的氛围。
- 魏晋南北朝儒教式微,出现了一些孤独者如竹林七贤,但这些孤独者的下场大部分是悲惨的。
-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够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自己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
- 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因为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查自身为起点。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式的演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就像“五子哭坟”
- 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者”孝“之名义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予许相对的讨论、怀疑——而没有怀疑就无法萌生孤独感,因为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
- 任何一种教育,如果不能让你的思维彻底破碎,让自己在一张画、一首音乐、一步电影、意见文学作品前彻底破碎,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信仰李重整,如果你无法回到原有的信仰李重整,那么这个信仰不值得信仰,不如丢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