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被一句话直戳心脏——只有父母才会在乎你飞的累不累,至于周遭的人,他们只想看你摔得有多惨。而这仅有的,关心你飞的累不累的人,正拖着疲惫了半辈子的身躯,若无其事地对你说:“孩子,别急,慢慢来,我们就试试。”他们将自己的疲惫隐藏的这么好,以至于我差点相信,自己真的可以继续像个孩子,不断试错,或者以“就试试”的态度无下限地容忍自己的屡次受挫。
然而,我终究已不再是孩子,也不可能再视自己为孩子,因为孩子不迷茫未来,他们只负责幻想未来。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于是有了梦想这个因,才催生了自己急匆匆的步伐:生怕自己的成长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生怕自己到不了最初内心所想的地方;生怕自己不似别人那般“放浪形骸之外”,似乎每天的太阳都是为他们升起;生怕曾经与你同一起跑线的伙伴,彼时站在你曾经向往的高度,却与你形同陌路。
我也想慢慢来,但在即将走出象牙塔的此时,我竟无法强迫自己定下神,等待着时间为我平复情绪,祈祷着命运给予我恩赐。因为我太了解自己的平凡属性,却不甘心平庸,倔强地相信着“你终有一天会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于是,我在柏拉图式的理想与现实间挣扎飘摇:大人们说,“孩子,这就是生活,它不是童话”;你身边闪闪发光的偶像说“你一定可以靠自己去到梦想的彼岸”。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常常让自己无所适从,不知究竟该遵从内心所想,义无反顾地、不安地朝着自认为正确的道路前进,抑或是遵照现实的指示,承认自己的平庸与弱小,去走一条已被无数前辈们踏得平坦的大路。
目前答案无解。即便无解,即便不确定前进的方向,依旧要向前走啊。写到这里,我开始觉得,或许前辈们所谓的“慢慢走”并不纯粹是对后辈的鼓励与劝导,它更包含着一种立足当下的处世之道。于是有了“命运”的概念,因为有“命运”的加持,只有让人们在命运这个“必然的结果”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才能让他们失去主宰人生的野心,却也落得一个安心的好处。
我虽不信命运,却也支持“命运”存在的必要性与意义。至此,心绪也不再纠结烦扰,倒是回归平静。
既然不知何处可去,该如何去,那么尚且哼着小曲儿,闻嗅路旁山花的清香。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