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二十年过去了,这个在黄金年代里特立独行,致力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有趣”的人,给我们留下很多人性、质朴和爱,让我们每一次的遇见都是充满了幸运。
01、
我只有一本纸质的王小波的书籍——《爱你就像爱生命》。
当时正在读高中。
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砖头样的手机中贪吃蛇、俄罗斯方块和推箱子是游戏中的头牌,功能是打电话和发短信。
那个年代,网络小说像是吃了化肥,一夜间人人都想着坏蛋该怎样练成,极品家丁和神墓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超越红楼梦和西游记的小说世界。
那个年代,孩子和家长不论是上学还是周末都在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穿越火线》、《DOTA》很火爆。
那个年代,学生们都很单纯,偷偷的恋爱,偷偷的埋头苦看小说,偷偷的逃课……
我也不例外,到周末的时候就会把攒下的钱去网吧玩上三个小时,钱不够的时候就会想尽办法从父母哪里骗点,理由有很多:买书,买习题,买复读机等等。向父母报最高的价买最次的东西,剩下的钱就是每周里徜徉的三个小时。
你看,人们就是这样从家庭第一步学会商品社会里的各种初级拙劣的勾当。
02、
那时候《易中天读三国》就像那时刀郎的歌一样的火,如果没看过《易中天读三国》都不好意思和好学生打招呼。
聚集在学校附近的野生书店和地摊书商间接指引了喜欢买书的学生,什么叫做市场导向。如你所想,那天从网吧出来,照例该去买本书回家交差的。走进学校最近的一家地摊书商,才知道那天我推开了怎样一扇窗。
已经和老板很熟了,毕竟只要有时间就在那里蹭书看,老板不认识就是不客观。那天老板正在看《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本书。我照例过去打招呼说要买本书。
老板斜了一眼,见是我就没太搭理。我从地摊上胡乱的翻看,当然那些畅销书自动忽略,不是对畅销书有偏见,而是这些书早就和同学们借的看完了。乱翻一阵后,还是没找到想要买的,就厚着脸皮问老板该买什么书好呢。
老板就向我推荐了他正在看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03、
“你好哇,李银河……”这样开头的书信当时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书信还是固定的格式,如果是作文的话,就像是打好框架在填充一样机械。
还有他说的太直白了,怎么能够把爱意肆意的说出来呢?要知道偷偷恋爱的年纪说一句“I LOVE YOU”都是只能在情书或者只有两人的时候,如果当着全班同学一定会是轰动,且会伴着后果。
他就像个小孩子一样,从“你好哇,李银河”到“银河,你好”完成了爱情的过渡,热切直白,傻乎乎的好像李银河明天就不跟他好了似得。一会有肉麻的异乎寻常的真诚。
他说:“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
他说:“咱们应当在一起,否则就太伤天害理啦。”
他说:“一想起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04、
在当时那个“一本正经”的年代,这本书讲真是当做爱情小说看,原来那个时候我们不懂。浅薄的年纪撑不起未经荒诞的阅历。
直到我们做了沉默的大多数,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要是有趣的人多一点该有多好。
他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他说:“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真是可惜。”
他说:“我怕世俗那一套怕得要死,你比我一点不差。那就让我们一起远远地躲开它们,逃遁到我们那美好的、人所不知的世界里去吧。”
现在看《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给了李银河浪漫骑士般的爱,像花似的慢慢绽放,绚丽无比。也给了我们一个在黑暗里的冷笑,像一发发子弹用花式的戏谑、嘲讽,打破沉默的大多数太过平庸,乃至“平庸的恶”这块遮羞布。
所以他说:“愿我们的生命力永远旺盛 愿这永恒的痛苦常常来到我们心中 永远燃烧我们 刺痛我们。”
05、
关于王小波的纸质书,我只看过《爱你就像爱生命》。
书里面有着王小波对李银河持续多年对未曾消减的深情,也有李银河对王小波肉体消解后永未消逝的深情。
而这些年里,随着年纪的增长,也让我们慢慢看到一个二十年前的“第一程序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卜昌炯说:和那些常常被形容为“带走了一个时代”的逝者不同,王小波用他的死开启了一个时代,并以缺席的方式成为新时代的主角。时至今日,他仍未落幕。
大概是对王小波“以一人之力对抗潮流”,开创“自由时代”很好的诠释了吧!
今天,是王小波去世的二十周年。他一生没有拿过什么大的文学奖,也只有在网络和文青心中把他当做隐世的大V。但是,总要像楼上的小孩每天在下午四点吹着的陶笛,总会有人在房间里安静的听过。就像此刻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
所以,他说:别怕一切美好消失,来吧,先让它存在。
-END-
百里,你的天桥野生卦师。公众号ID:baili-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