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25岁了,妥妥老阿姨一枚。同龄人大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我却连个对象都没有。这种恨嫁的心情,每到情人节尤其严重。感觉自己长得还行,身高也不矮,但是,怎么就是没有合适的人呢?
都说现在男多女少,可是往婚恋市场上一站,你就会发现,三分之二的相亲者都是女的,这让我有种怕是要单身一辈子的恐慌感。
所以,为了提高脱单率,我买了一本书,名字是《恰到好处的恋爱》。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作者认为:恋爱关系发展慢了容易无疾而终,发展快了又会因了解而分手,所以他提倡我们恋爱应该有一个“度”。书里详细地给我们分析了找不到对象的原因、教我们如何设定择偶的标准以及让爱情长久保鲜的方法。
本书作者是知名情感专家、婚姻家庭咨询师赵永久。他曾在多家电视台担任情感节目嘉宾,有兴趣你也可以上网搜搜看。除了本书,他还写过一些其他情感畅销书,有《爱的五种能力》、《嫁个好老公》等等。
总之,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情商还挺低的,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比较实用的东西分享给你。
一、为什么脱单那么难?
1.社会环境
在乡村小镇,活到我这把年纪一定早被家长急着催婚了,但是,在大城市30岁还没结婚的大有人在。你可能觉得,这是人的观念变了,不急于成家,还想多享受几年单身自由。但其实,很多人的单身是被动的,也就是确实找不着对象。
这是因为,在大城镇女性毕业以后,一般不需要为车房的问题而操心,只需要考虑哪里更有益自己的发展就可以了。
但是男性可就不一样了,除了考虑适婚年龄,还要看看能不能买得起房,娶得起老婆。所以不少男性在有一定经济能力前,会感到没有自信,或者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相亲了。
2.晚婚潮流
在我国,晚婚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有数据表明,26岁是人结婚的平均年龄。至于晚婚的原因,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观念、物质生活条件,还有人均寿命的延长等等。
很多人择偶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感觉。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找个没感觉的人结婚多没意思。但是,年纪越大你就会发现,已经很难对一个人有感觉了。
这是因为,在这个晚婚时代,很多人结婚前已经谈过不止一次恋爱,早就失去了那些怦然心动的感觉。
还有些人因为失恋留下了创伤,没有进行充分的哀伤和疗愈,导致自己潜意识里不愿意再投入新的情感关系。用作者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好看的风景看多了,再见到好看的风景也就不觉得有那么好了。
3.偶像剧
下班的地铁上,经常能看到很多女生举着手机看韩剧。毕竟,现实生活中缺少的长腿欧巴,韩剧都能极大程度地满足你。虽然这确实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但不知不觉也会让你拔高自己的择偶观。
你想,当你在韩剧里看多了又帅又有钱又无比体贴的小鲜肉时,再回到现实生活中相亲,面对坐在你对面或者不高或者没钱或者情商比较低的男士时,你这心里能不有落差感吗。
另外,很多上班族工作压力大也是一个原因,他们每天下班回家后就想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追剧,就是懒得出去社交。
所以作者建议你,想脱单,就从走出家门开始吧。哪怕是坐在咖啡馆里追剧,都比你独自待在家里机会要多一些。
二、恋爱,从疗愈自己开始
1.失恋情伤
有些人单身,是因为情伤一直没有得到愈合。尽管你自己认为已经从失恋中走出来了。但是,如果有以下行为,可要引起重视了:
分手时很痛,但很快就投入到了下一段感情;
分手时很痛,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度过了这段艰难时期;
分手后一直恨着对方或想起来还是很痛;
当年深深地爱过,而分手之后感觉不到任何伤感;
分手多年,还常想着要是当年不分手该多好;
对于曾经的那段感情,不愿提起也不想提起;
自某段感情分手之后,对新的恋情提不起兴趣。
以上这些情况都意味着,虽然感情已经结束了,但你心理上的丧失并没有真正地被哀伤过。而这未被充分哀伤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到你当下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恋爱关系。所以如果你没有进行充分地哀伤,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很难再找到感觉;
在以后的关系里用情不深;
总拿现任跟前任比较;
择偶时过于挑剔;
爱的能力丧失,对恋爱兴趣降低;
自我价值感丧失、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资格被爱。
可见,分手后进行哀伤这个仪式还是十分重要的。当丧失发生时,你的悲伤就会涌起,这个时候想哭就哭吧。因为只有这样,坏情绪才能被充分地释放出来,你的哀伤过程才能够完成。
对于男性,也不要觉得这是懦弱的表现,要知道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作者告诉你,伤心真的是有用的,至少它可以解决你一部分心理问题。
2.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你在未来恋爱中的心理行为。
比如,父母婚姻不幸福,孩子就会对自己的婚姻产生恐惧感。我表哥就是一个恐惧婚姻的人,而且他说自己一辈子都不要结婚了。因为小时候,舅舅舅妈总是吵架,因此使他丧失了对婚姻的期待,觉得结婚就是两个人的互相折磨。
除了不愿结婚的想法,受原生家庭影响的人还会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选择不会吵架或者没有暴力倾向的人结婚;对伴侣过度挑剔,一旦发现对方的缺点,就会产生分手的念头等等。
除了父母吵架外,童年早期与父母分离也会导致孩子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从小被送到爷爷奶奶家抚养的孩子,因为生命早期没有得到父母地充分照顾,导致他们在长大成人后,会在伴侣身上过多汲取童年缺失的爱。比如,会过度紧张与伴侣的关系,一旦双方发生了不愉快,就会忍不住猜疑对方是不是出轨了。
还有一类人因为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导致自己不够独立,无法脱离父母。择偶时,也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家长式的伴侣。但爱的本质就是互相给予的,所以长此以往,也会引发伴侣的不满,进而导致情感危机。
三、择优录取理想的伴侣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择偶标准:对于女性,他可能是高大的、威猛的、积极向上的;对于男性,她可能是美丽的,温柔的,贤惠顾家的。
但是,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完全符合你内心期待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所以作者认为,与其依据“理想原则”,不如尝试“择优录取”。
所谓择优录取,也简称Z计划。就像国务院招考公务员,先设定好一个基础条件,然后再从中择优录取。择优录取的优势在于,能帮你在能力范围内找到最好的人,即使以后发现对方的缺点,你也不会感到多么失望,会更容易体会到幸福。
启动“Z计划”的过程是:首先,为自己找寻伴侣设置一个截至时间。比如,你为自己设置的时间是在3个月内找到最优人选;其次,尽可能多的相亲见人,然后进行择优录取。至于如何扩大相亲范围,作者建议你线上线下广泛撒网:
网上交友的话,你可以注册婚恋交友网站:
第一步,起个好网名,尽量使用积极向上的字眼,而不要使用消极的。比如“香水有毒”,会让人联想到你是受过情伤的女人;“等不到的爱”,会让人觉得你心态很消极;
第二步,放几张清晰度高的照片,让人可以清楚地看到你的真容,尽量不用见光死的艺术照,也不用背景凌乱的家居照。要知道,照片决定了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所以这一步一定不能马虎;
第三步,真诚地写下自己的交友独白。尽量简洁具体。不要用“高大、有活力、有责任心”等一些听起来比较抽象的字眼,而要多用接地气的语言。比如,你可以这样介绍自己:我身高1米80,工作之余,喜欢跑步锻炼,希望能找到一个有同样爱好的女生。另外,我喜欢小动物,也对喜欢小动物的女生更有好感。
至于线下相亲,也是门技术活儿,不是单纯的看长相就够了,它同时也考验着你的沟通能力。所以具体来说,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步:找一个适合相亲的地方。比如咖啡馆就挺不错,尤其是下午和晚上,柔和的灯光和舒缓的音乐,会让人更有安全感,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另外,如果是第一次相亲,切忌不要去看电影,因为这不利于你们的沟通和了解;
第二步:制造愉快的聊天氛围。很多人第一次相亲,不知道聊什么好,于是就开始了“调查户口式”的谈话:比如,你多大了?你家有几口人?你在哪上班,一个月收入多少?之前谈过几次恋爱?这样一连串问题问下去,对方不给你个大白眼才怪。所以,如果你不想把天聊死,可以多挑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聊。比如,对方的爱豆是李易峰,那么你就可以多跟她聊聊李易峰的成名史以及作品什么的。总之,能把对方聊开心,你接下来可就有戏了。
第三步:用恋爱的心态去相亲。记住一个原则:你怎么看待别人,别人也就怎么看待你。所以,如果你把对方当陌生人对待(虽然确实是陌生人),也就别指望对方能够热脸贴你冷屁股。所以作者建议你,不妨拿出对待男女朋友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样会更容易让对方敞开心扉,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恰到好处的恋爱》这本书的扉页有这么一段话:“最好吃的水果,是那种到了季节自然熟了的水果,不会太生也不会太熟,口感最好。同样,最容易获得幸福的恋爱,也常是那些自然而然的恋爱,关系到位了,感情也到位了,心与心到了一起了,身体也到一起了,不会太早或太晚,幸福才会最易长久。”
所以,愿我们都能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