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屋内春晚的笑声不断。
手机里不断有群发的祝福信息进来,那些由表情和文字组合而成的各种图案的信息我一般都是不予回复的,偶尔看见之前有说过几句话的朋友发过来的,我都亲自打字过去,说一些真诚的祝福。然后你会看见他的回复,有的只是一个微笑的表情,有的是简单的四个字新年快乐,有的根本就没有回复。
据我猜测,他也许根本就不知道他群发的人里面有我。
对于这样的除了群发那些现成的句子,不会自己亲自说一句话的朋友,一般就渐渐的淡忘了。
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人们拜年都是亲自到家里去,提着点心茶酒,平时都忙碌,过年终于得以清闲,是难得的彼此交心的时刻。主人家一定会备下好酒好菜,热情招待。每喝一口酒,都会有往事相忆,共同经历过的生活的磨难,相互扶持过的感谢,借着酒的浓烈,化做肝胆相照的豪情。这才是拜年的意义。
有了电话以后,大人们之间的走动少了,互相一个电话就可以表达拜年之意。时间地点灵活,说一些官方的祝福语言即可,省时省力又省心。
倒是小孩子们依然是愿意过年串门,因为可以收到大人亲戚的红包,说一句过年好,便可以得到几十甚至一百的压岁钱,伴随着长辈语重心长的教诲与期待,那种真实的被疼爱的幸福,可以延续好久好久。
自从智能手机出现以后,尤其是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拜年都无需打电话,流行的祝福语早已准备好,一键转发给所有人,简单便捷又高效。红包已经不是大人给孩子们的鼓励,早已变成成人世界感情的增进剂,聊天之前请发红包,想要存在感请发红包,不论金额多少,大家都抢得不亦乐乎。平时也许看见地上有一角钱都不愿意弯腰去捡,在微信里几分钱也抢的超有成就感。红包激励着每个人把手机都牢牢的捧在手心里,眼睛分秒不离的盯着屏幕,外部的世界已经完全隔离,相看两不见。
在辽视春晚里,相声演员高晓攀演的手机,被其他的家用电器排挤,有数码相机,因为手机自带拍照功能,有电视机,因为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看视频,还有座机,有了手机以后,它的主要作用竟是为了寻找丢失的手机而存在。这些家用电器因为手机的存在而被主人冷落。它们心生不满与委屈,只好去报复与手机关系最密切的充电宝。最后,大家说出了手机带给主人的危害,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就连脖子的长度也有所下降。不仅如此,智商也跟着有所下降,天天跟着谣言吃偏方,后半夜还得转发两碗心灵鸡汤,主人好不容易睡着了,还啪啪的往脸上砸。又兼破坏主人的夫妻感情,两个人面对面也不说话,谁也不理谁,小手也不牵了,小被儿也不盖了,躺在床上背靠背,却在朋友圈里点赞。手机自己也承认,害怕主人开车的时候看它不看路,走路的时候看它不看车,工作的时候看它不工作。全面的道出了手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手机病。
我们都知道,人类已经不可能阻止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给生活确实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与便利。只是机器毕竟是机器,程序化的东西可以代劳,情感类的输出还是要靠血肉之心才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