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可以说是一篇读后感,读的就是最近比较火的《无声告白》
一直以来非常喜欢梁静茹的各种歌,特别是那种很抒情或者很甜美的,原因是我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概括地说就是“音域不广”,所以唱梁的部分歌,不仅巧妙地避开了自己的缺点还能给人一种圣洁美少女的赶脚~于是对于她的一些歌我是无差别对待地一通唱!后来有一次部门聚会的时候,学姐点了一首《小手拉大手》,那是我第一次非常认真的配着音乐把MV欣赏了一遍:温暖纯净积极向上的画面深深吸引了我,再加上乌克丽丽活泼的韵律,从此以后这首歌就被我特殊对待了,只要去KTV就必点!
再后来我得知原来这首歌是翻唱日本歌手过亚弥乃的《幻化成风》!虽然不是抄袭,但是“翻唱”这个词总是让人觉得泄了一口气,但是我还是把原唱给翻了出来
完全没有先入为主的影响,也不知道是不是 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的崇洋媚外心理在作祟,但是我真的觉得日版的比较好听,因为过亚弥乃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乐曲的伴奏也比梁的要简单,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当然还有曾宝仪的《专注》,一个曲子被翻唱了这么多次,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就着《幻化成风》我又发现了《猫的报恩》,因为是吉卜力出品,于是我就看了这部电影,虽然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宫崎骏作品(导演 森田宏幸,编剧 吉田幸子,果然我都不认识)但是却可以算是《侧耳倾听》的番外呢!侧耳倾听里的猫男爵和被叫做胖胖、阿月、慕达等各种名字 会自己搭电车 顺便逗逗狗的大肥猫成为了《猫的报恩》的主要角色。女主春的经历其实很像一次神隐,不过讲真,可能是由于剧情设置太玄幻,或者是小春的形象并不理想(我真想和她的发型师好好谈谈)总之我并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只看了一遍而已,但是!我却对电影中的一幕印象深刻:
不要失去自我!
当小春在猫王国逐渐失去自我,忘记自己曾经是人类,以为自己就是一只猫的时候,她就变得更像猫了。所以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是谁;但是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那没有人会认识你。小春在男爵的提醒下没有忘记自己是人类,小千在白龙、小玲、锅炉爷爷、钱婆婆,甚至是无脸男的帮助下终于记起自己的名字叫做 荻野千寻——她们最终都知道自己是谁。
那么,怎么样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呢?
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有一句话是“我想试试,这样我就能够知道自己到底能够走多远”。上帝给了你头脑,你为什么不拿它来思考?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究竟可以解决多少难题;上帝给了你喉咙,你为什么不用它来歌唱,这样你就知道自己可以唱出多美或者多难听的旋律;上帝给了你双手,你为什么不用它来弹奏一两样乐器,这样你就知道自己可以演奏出多么奇妙或者糟糕的乐曲;上帝给了你双腿,你为什么不用它去奔跑,这样你就能够知道自己可以跑多快可以跑多远……这样你就知道自己是谁,可以去哪了~
可是,总是会有困难拦在成为自己的路上,在这许许多多的困难当中,家庭因素最为潜移默化,力量也最强大,足以摧毁一个人:伍绮诗《无声告白》
虽然是中国名字,但是她是一位美国人,也就是传说中的华裔,所以这本小说中一家也是华裔,只不过他们姓了一个更普遍的姓:李。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直译就是 我没告诉你的一切事情,但似乎马上就要告诉你了,所以叫作 无声告白。
故事一开始,女主莉迪亚就死了……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西部的一个混血五口之家。
父亲詹姆斯·李 是一所大学的历史教授,专门研究美国牛仔,他的父亲是顶着邻居家儿子的名字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实际上是非法移民),所以詹姆斯是美籍华裔,但是当时种族歧视比较严重,詹姆斯于是笼罩在深深自卑感当中,一直想要摆脱自己的“与众不同”,希望能融入人群,并用这种观点教育子女;
母亲玛丽琳·李 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的美国白人,她的妈妈是一名家政老师,在当时男女还没有口头平等的社会背景下,玛丽琳的妈妈期望女儿能做一名合格的家庭主妇,但是玛丽琳却倔强地想成为在当时似乎只有男人才能胜任的医生,一次努力失败后,她将这个梦想强加在二女儿身上;
大儿子内斯·李 对宇宙、航天十分感兴趣,后来被哈佛大学录取,但是十分不满父母对妹妹的过度关注而忽视自己,所以十分想逃离这个家。他对于妹妹的死很长时间不能释怀;
二女儿莉迪亚·李 是父母关注的主要对象,她为了取悦母亲,学习着母亲想让她学的物理、化学知识,上母亲想让她上的课,看母亲想让她看的书。为了取悦父亲,她把带着电话忙音的听筒贴在耳朵上几个小时,做出在和朋友聊天的样子。最终因为不堪压力而选择自杀;
小女儿汉娜·李 是家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存在,她内心敏感,会察言观色,渴望得到父母、哥哥姐姐的爱,但是却常常被忽视,经常一个人躲到餐桌底下,在莉迪亚死后似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她的位置。
由于汉娜的意外到来,玛丽琳不得不放弃她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但是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二女儿似乎可以继承她的宏愿,因为莉迪亚把代表禁锢的烹饪书“扔了”,于是在玛丽琳的眼中,这似乎成为了一个征兆,她认为虽然她赶不上了,但是莉迪亚还来得及,玛丽琳不会与她母亲一样,把女儿限制在平淡麻木的生活当中。她会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养观赏玫瑰一样,帮它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玛丽琳做到了,她没有逼自己的女儿成为家庭主妇,但是,她却逼她成为一名医生!可是,那是她的梦想,并不是莉迪亚的。父母真的是无私啊,无私到连自己的梦想都给了自己的子女!
而詹姆斯呢?他非常关心“大家”都在做什么。你去跳舞,我很高兴,亲爱的——大家都去跳舞。你的头发那样弄真好看,莉迪——大家最近都在留长发,对吗?当她微笑的时候,你应该多笑笑——大家喜欢爱笑的女孩,好像一件衣服、一头长发、一个微笑就能掩盖她与“大家”的不同之处。一次偶然的机会莉迪亚发现她和同学的通话能让父亲很高兴,大概是因为她父亲觉得这样“她是有朋友的,就和大家一样”了吧!于是莉迪亚每天都会耳朵贴的有电话忙音的听筒自言自语上半天——事实上,她根本没有朋友。
为了取悦父母,莉迪亚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至于为什么,我想,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这恐怕就是现实生活的无奈了吧,有的时候,你确实会为了取悦某些人,甚至是毫不相干的人,而假装成另外一副样子。
随着学习知识的难度不断提高,莉迪亚开始觉得吃力,特别是物理。她发出了你我在学生时代恐怕都会发出的牢骚:为什么赛车会掉下来?为什么过山车会脱轨?(就好像我们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要一边放水一边接水?为什么一个人要追上另一个人?为什么火车钻山洞的问题那么重要?为什么?为什么?)对于我来说,上学时最难的不是物理,不是化学,而是数学。也就是说,理科的科目我一样都学不好——据说数学是一切的基础——莉迪亚可以描述出物理带给她的痛苦,但是数学对于我来说是怎么样的艰难,怎么样的不能理解,我却是说不出的,因为在面对数学的时候我完全“不知所措”,就好像自己一个人置身于一大片迷雾当中,不知道从哪来,也不知道要到哪去,没有同伴,没有方向,很虚无…我就这样,与数学没有相爱只有相杀地到了高中毕业,噩梦结束!
最后一个叫杰克的男孩对莉迪亚说出了这样的句子“至少我不用别人来告诉我,我想要什么。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你呢?李小姐,你想要什么?”
你呢?你想要什么?
生命结束前的一段时间,莉迪亚想明白了一些问题:还不算太晚。莉迪亚在码头上许下新的承诺,这一次,是对她自己许的。她将重新开始。她会告诉她的母亲,够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成医生,那也没关系。她会告诉她母亲,还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项链和书还给父亲,她再也不会把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了,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外一个人了。从现在开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双脚悬空的莉迪亚——她一直被别人的梦想所深深吸引——突然发现了宇宙中华丽闪耀色各种可能,她决心改变一切。虽然,她失败了…
悲剧其实不是个人造成的,而是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玛丽琳一直想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提起医生大多数人的反应还是男性,所以玛丽琳的母亲才会不停地教育玛丽琳,告诉她作为一个女人管理好自己的房子、丈夫和孩子就是最幸福的事。但是追求独一无二的玛丽琳却不这么认为,所以她嫁给了“与众不同”的詹姆斯——黄皮肤、黑眼镜、黑头发的中国人———这是性别的不平等;詹姆斯非常关心“大家”在干什么,希望自己的女儿被大家接受。合群、受欢迎、适应环境。你不想微笑?怎么办?逼自己笑。避免批评、谴责或者抱怨———这是在当时社会影响更严重的种族歧视。
小说里的报纸对莉迪亚的死做出了一个判断:来自混血家庭的孩子,通常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其实,来自于一些其他特殊家庭环境的孩子也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比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而在这些环境当中,最先走错了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完成父母没有完成的梦想,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我希望天下的父母有一天会对孩子们说:“嘿,那是我的梦想,与你无关。”毕竟,只有自己完成的才叫做梦!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们一路奋战,为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如果不想笑,那就别笑。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业障因果。我对自己告白:做自己,要做更快乐的自己。即使闹得奇葩,也不要静得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