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喜欢一边走路一边与儿子聊天。经常会央他讲一些学校里的趣事给我听,以便更近地接触他的校园生活。随着他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我很惊喜他越来越开朗活泼,并且把自己归入“外向”一类。
四年级的时候吧,他这么说的:“我喜欢和那几个同学玩,是因为他们懂得幽默,很有趣,花样很多,不像几个学习好的,只懂得坐在那里念书,一点也不好玩。”
“咦?”我说,“你不是属于学习好但不好玩的那一类吗?”
他认真地说:“我以前是吧,可是我现在变得活泼了,也挺幽默的。”
我有点惊喜。从小他一直被人贴标签,“内向”、“胆小”等等,总之我不太想他和我一样,总下意识地多去鼓励他,希望他能在后天环境下更自信、更大方。告诉他在校要多交朋友,对同学主动一点。看来是有进步。我有点欣慰,甚是自得。
(二)
这天他告诉我,现在同学们之间流行说某句“不雅”的话开玩笑,我听他也参与了,很是惊讶,马上表示反对:“咱以后不开这种玩笑,别人这么做,你制止不了,可是我们不要模仿啊。习惯成自然,这显得相当的没礼貌没教养!”
他反驳:“可是全班同学都这样子说啊,只有少数几个没有。”
“那你为什么不可以当少数那几个?”
“可是,我如果不和他们一样的话,他们就不跟我玩了,我就交不到朋友了。”他疑惑。
“那就不玩吧,你可以用本领说话。如果你学习成绩令他们无法超越,他们自然会羡慕你,主动来问你问题!”
“不是的。”他立刻反对,“学习特别好的都没人跟他们玩,因为别人会嫉妒他们!”
我稳了稳心绪,这些小人儿难道都有这些逻辑了!认真想了想,缓和了口气:“那儿子,你现在也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了。妈妈问你一个问题——你以后想做一个优秀得让人嫉妒的人呢还是做一个为了不被人嫉妒和大家一样平凡的人呢?”
他听完愣了一下,显然咀嚼出这句话的意义。我们就要走到家了。我说,你好好考虑考虑妈妈说的这句话,我们下次再谈谈。
(三)
此番内心的震动是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形容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鼓励他要有个好人缘,培养他去主动与同学交往,好让他走出“胆怯”的阴影,性格会更开朗一些、更自信一些。
也许这本身也是我自己的短板吧,所以我也走过很久这样的路,为了求取他人的认同,很多时候,宁愿委屈了自己,而去迁就别人,看起来身边也总有些朋友,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呢。
而真正的那些朋友,在他们面前总可以随便无拘束,因为我们都互相了解互相照顾着对方的感受,即使迁就对方那也是心中乐意。
他现在认为的结交朋友就是要去主动向人家示好,迎合他人的喜好,来求取“集体”的认同么?这不对吧?
再回想自己,当年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等等今又何在呢?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换,曾经日日相对以为自己的全世界就是他们,可是他们终究都一个个退出我的生活圈,有的再见已认不出面孔。
当年以为可以好到天荒地老的友谊也早已随着时间流逝风干在回忆里,大部份再见都只成点头之交。
(四)
当然,青春年少的友情何其重要,它是那么纯洁美好,值得每个人去珍藏去回忆。但好的友情应该是可以一起成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呀,可以一起做傻事一起流泪一起欢笑,是对方好了你替他高兴、对方不好你想方设法的帮助,而不是一起耽搁了前行的脚步,结个伴更自在地落后呀!
也许是我想多了,事情并没有这么上纲上线,但我还是要先告诉他,当优秀与认同产生矛盾时,请你选择优秀。如果因此你不得不孤独,请你选择孤独。
曾经顾虑他年龄还小,不必那么有紧迫感,想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这一次,我要告诉他,请不要选择短暂的、眼前的快乐,那些就如你过年时看到的烟花,只能照亮一瞬。妈妈希望你从强大自我过程中拥有一生长长远远的快乐。
总恨自己智慧太少,总是领悟得太晚。但是必竟还是相信那么一句话:任何时间开始都不算晚。
祝福你,孩子。祝你将来有一天自信到可以选择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