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年起,我就有记笔记和记日记的习惯。后来有了手机,还会把短信往日记本里抄。再后来上了大学,就开始写博客,读者甚少,为心目中的读者而写。工作后进入了微博和朋友圈的时代,随着时间的碎片化,文字越来越短小。
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喜欢写偏议论的文字,却又不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更不喜欢举例,也没有什么对于逻辑条理金字塔结构之类的讲究。那时我就知道自己不擅长写人、写景,叙事也不能进入到细节的刻画里,缺乏的是相应的感受力。读名著的时候,我会忽略里面很多的人物,仅代入一两人,其余情节都会以“一段只看一眼”的速度略过。每当提笔要写故事时,感受到的几个主要困难,分别是:人物的苍白、视角的单一、情节的难以为继,还有结构的发散。
但是写笔记只是归纳知识,写日记只是记录事实和感受,所以不被自己这些缺陷困扰。而且那时我始终有一个信念,会有一天写出能够充分投射自己灵魂的作品,只是阅历和笔力还不到,所以一定要趁自己还在青春年少的心境里,留下充分的素材,供未来灵魂已经钝化的自己所用。所以写日记的习惯在少时持续了下来。现在每当在工作和生活里转得喘不过气来,或者有了什么想要放弃的念头,就会想起那时攒下来的这些素材,想着要忍受和体验生活,在中间磨砺心灵,总有一天,会拥有闲暇,不辜负这些素材。
那时的日记,用的文字风格,来自那时的阅读,还常常用半文不白的方式进行简记,如今读来,有时会犯尴尬症,有时却又佩服那时的自己,感叹如今自己才华的衰退和阅读的不足。那时的课堂,对于自己而言,信息量实在稀疏,所以课堂上如果不是在看课外书,那么很可能就在写日记。这样充裕的时间使得日记里会几乎覆盖完整的时段,每天各种事项都记录其内,每一件事情,都在那时的心灵上产生涟漪,余音一直回荡到今日,对一些人一些事,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如果不是对照着当时的日记,就会找不到反应的源头。
大学时期的博客,则是另外一种情境下的书写。不再是纸质的日记本,所以需要电脑。不再满足于素材,而是想要沉淀成可以被阅读的文字,所以需要一段独处的时间,浸入状态,反复雕琢。那时的文字,写得很慢很慢,如今看来都凝结成了美丽的琥珀,将那时的自己保存到了今日,不至散佚。而且因为是电子化的,所以得以时时重温。而纸质日记里的自己,则在老家的书柜里积灰褪色,与自己越来越远。
工作后的微博和朋友圈,是抓住一个个短小的时间片,所产生的短小的、独立的文字。信息需要洗去情境,让熟人不能与真实事件对号入座,所以层层编码、压缩,获得了以前文字所难以拥有的一种含蓄美,到最后甚至凝结成了五言或者七言的不合格律的诗的外形。
然而我终于厌倦了这种凝结和编码。行走到今天,我的身边已经再也没有真正的读者,反倒有无数我想要躲开干扰的眼睛。所以我要重新回到素材的心态里,不为任何眼睛而写,只倾泻最原始的事实和感受。书写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我不能为了打磨,而阻塞记录。
所以,我开始了这个“每周命题”的文集。我要坚持每周以一个命题写5段左右的文字,记录现在的自己。而且我会几乎不再反复修改,而只是不断地写不断地写,不去讲究、雕琢,也不会写着写着断开思路去查证措辞或者一个事实。或许下一周我会再来斟酌修改,但不在这周,不在当时。
会做一个索引,记录或预先规划时间和对应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