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书法课,写的是“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老师说,一个人如果闲暇的时间只用来睡觉,日子过得就太空洞了,那些能把闲的时光过得好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当然了,我们大多数人还处在活着的地步,尚没有到生活的边缘。
吃饱、喝足、睡觉、上班、应付层出不穷的问题,循环往复,终日手忙脚乱……每当有朋友向我倾诉时,我经常问他们,你感兴趣的是什么呢?但是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因为我一直默认自己知道,但是当这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时,我竟茫然四顾,找不到答案,我试图在桌子上找到一些关键点,写大字用的宣纸、没有读完的书、堆在角落里的画笔、落了灰的羊毛毡、买了还没有学的课程……
这些,只是兴之所至的证据而已,不是我的答案。小司同学总说我日子过得像打仗,原先不以为然,最近才有体会,往往双休日,也在“赶时间”,如果说人生如棋,那我真是一个糟糕的棋手,忙碌碌,戚戚然,哪怕三十六计全用上,也只落得个人仰马翻。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困惑,不得解。
几年前,我曾经画过一个兴趣路径图,把所有好像感兴趣的事情都罗列在一张纸上,标记上每个爱好的起点、发展过程和终点,A3大小的纸张被我画得热热闹闹,阡陌交错。想来也很好笑,无知才能这般“无畏”吧?
较之所有的爱好,读书应该是忠诚度相对高的一个了,我惯于做读书摘录,却几乎不写读书总结,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格式”和“框架”,一份方案必须写概述,必须分析市场,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满满的套路……做策划免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报告,但这些必须让我在工作中一度很崩溃,用领导的话说,“羊仔路子太野了!”起初我找不到问题的症结,为什么我的报告总是自成一派,逻辑散漫呢?
梳理这零零散散的许多事情,似乎有点明白了,无论是做报告,还是写文章;生活,还是工作;做事,还是做人,越努力,越慌乱,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我行事缺乏站得脚的方法论,又不懂得取舍,贪图“大而全”,才使整个状态变得无序。这一点,想想房间里的置物架,便无力辩驳了。
可生活和置物架又不一样。储物盒里的螺丝刀,也许一年也用不到一次,但留着是为了应不时之需,而那些一个又一个叠加起来的爱好,实实在在占据着我的精力,超出了我的负荷,勉力支撑的结果就是过得像打仗一样,一个人,能做好一件事,已是了不起,贪多嚼不烂。
想起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你因为贪吃付出过怎样的代价?有一位答主说他曾经吃西瓜,沙瓤的,特别甜,太好吃了,一吃再吃,大约十来斤的样子,他都吃完了,躺在床上,感觉胃要爆炸,实在太难受便向家里人呼救,但他刚一张嘴,西瓜就喷涌而出,染红了枕头、被单……那个场面,终生难忘。
咽不下去的西瓜,就像那些发光的兴趣爱好一样,再甜也是徒劳。
在这样的反思中我逐渐承认逻辑和秩序的力量,开始恶补我曾讨厌的方法论,一片砖、一片瓦地重塑自己的认知体系,区分哪些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哪些是虚荣心作祟,哪些是需要长久坚持的,哪些是调剂生活,就像清理衣柜一样,清理自己昏沉沉的大脑和欲望。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理念“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挤出时间不难,难得是度过时间。
若无事可做,就静坐窗前看一朵花,时间上的闲,是闲暇,而度过闲暇的方式才是闲的功夫。闲暇就好像是时光棋局里散落的棋子,看上去是在棋局之外,其实宇宙浩淼,棋布无垠,一样地落子无悔。哪怕在发呆,有人是虚度时光,有人是浪费生命,功夫在心境,修炼闲的功夫,经营着疲惫生活里的小确幸。
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愿我们明亮自在,年轻又飘逸,带着镣铐依然像大海一样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