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的观察,很多孩子在思考的层面上惰性强,缺乏主动性,更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常听到家长感叹:孩子平常的作业都做得很好,可是一到考试就是考不好。这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五六年级的孩子都知道作业写不出来,可以到X度X业吧上搜索答案。不辨真伪,只求答案。答案真的这么重要?
新来了一小姑娘学习上遇到了点问题,老师坚持让其思考,却说:太麻烦了,直接给我答案吧。再稍微让她深入地思考,就开始撒赖,说别的老师都是直接告诉过程。瞅着我们给她家教老师电话要答案,甚至向我们“示威”:看吧,还是我们老师好。这一场景真让我们苦笑不得。什么时候孩子思考的通道已经堵上了?我想会有很多孩子在我们这里不太习惯。因为我们从不给答案,除了教授知识外,更看重思维能力,而我们一直坚持课堂表述和辩论。思考这条路已经堵住了,更别提做一个有思辨能力的人。
这问题的根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学校教育、家教和整个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上。在中国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乃至研究生一直都在死记硬背为考试。
不少家长反映说孩子每次写作文都很煎熬,挤牙膏一样。孩子也看了不少书,作文班技巧也教了,好词好句也抄了,还是没啥文采。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你能多阅读,多记点东西。那么,你的作文,就会好很多。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阅读?全盘接受不求甚解还是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阅读?
中国文化教育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内容关系是非常紧密。拿我们的语文来说,老师本身只在文学领域里讲授语文,总体的视野相对狭窄。孩子们没时间读书,也没有人教育他们如何读书,对课本的使用过度依赖。老师们总想塞给他们知识,常常用权威的语气告诉学生,故事里的某个意境是象征了什么,并没有启发他们的心智。离开了文学,语文什么都不是。为了考试,不论是阅读和作文,都充满了功利性:为了方便使用,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再来看看,整个社会文化教育背景。现今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家长、大学、社会不仅仅看重硬技术,更偏重理工思维。像科学、工程这种看得见摸的得着的硬技能,几乎为我们每位家长、老师认同。我曾经见过高中学生选择理科的理由:学文史的人都是脑子不灵活的人。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却从侧面反应了国人对硬技能的追逐。据说这个观点,是和身边的人聊天而总结结出的。如果我们的思考只是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然后将并没有经过实际调查或者数据论证的假设当成真理性的结论,充其量也只是个伪思考。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成长史就是父母的操心史。总有操心不完的事,从读书、结婚到生子恨不得全部包办。每年九月新生入学之时,许多家长在这一天也陪着入学。家长到底在顾虑些什么?无非是孩子单独外出是否安全,会不会被骗,能否抵挡得住诱惑?如果从小培养孩子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当他们听到任何一句话时,都能自然的质疑,审视,然后找到证据证明这句话的逻辑或事实、数据上能否站得住脚。当然如果具备思辨的能力,也不会说出文史不需要用脑,只有傻子才会学这样的话。
试问,在学校如果没有了考试,孩子还能干什么?中国的家长或者老师会很奇怪,没有了考试能学什么东西?很多家长愿意和孩子谈成绩,除了成绩就别无所求?除非你想把孩子教养成只会听话、干活的机器或者站在人前就发抖,没法把话说清楚的未来人。假若孩子是一个志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具备一定思辨能力的人,一些无谓的担心是否会少一些?
求学,我们到底在求什么?最好的学习,应该是让人学会思辨力,把事情研究清楚,使人成为活生生的、充满生命力而富有创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