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6月7日高考时,回顾46年前中国第一次恢复高考,那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考。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当年的高考呢?
1977年8月上旬,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议。邓小平同志亲自修改审定了招生工作意见,主张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这一决定改变了往年从工农兵中推荐上大学的录取方法。
10月中旬,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消息传出,石破天惊!一批在逆境中苦苦挣扎的青年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有的马上进入了临战状态,从床底下、墙旮旯、废纸箱里找出了蒙尘十几年的中学课本,争相传阅,潜心苦读。为了得到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新华书店门口出现了全家连夜出动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全国各地掀起了有史以来少有的一场读书热潮。
这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次高考,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有实践经验和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报考分文理两科,文科类是: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和地理,理科类是: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和化学。
考试时间定在12月8日。这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全国66年至77年12届高中毕业生同时进入考场。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为570万,招生的指标只有20多万,录取的比例小,竞争相当激烈。
由于当时的工农业生产还比较落后,经济萧条,物资供应紧张,因此连印试卷的纸张都成了问题,最后只好动用要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现在想起来,这在当时应该是一个多么惊人的决定。
1977年恢复高考,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这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起点,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是一个囯家走上正轨、新时期就要来临的标志。从那时开始,全社会开始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从那时开始,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就像海面上的波浪,一浪接一浪,源源不断地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提高整体的社会素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