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是因为学新闻的同学让帮忙给她带一本,她当时在老家快递不方便,于是我抽空去新华书店买了回来,当时刚刚上市,据说网上销量特别好,我先想着自己留下来看两天,结果一翻开就停不下来了,柴静笔下的事件和叙事方式一下就吸引到了我。我想读一本书更重要的是能从书中学习到什么,引发了哪些思考。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点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对事件的看法里应该更多的关注到个体,包括事件的当事人,事件讨论过程中的个体,事件可能影响到的个体等。在序言中,柴静写:“我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这句话定下全书的基调,作为记者,在一个事件中,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事件中的人,具体的个体,个体的行为往往是周围环境作用的结果,成长的家庭、上学的学校、学校周围的氛围,所以为一个个体行为下定论,他身边的一切脱不了干系。但是,个体是环境一部分,“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这种把个人和周围环境结合起来看待一个新闻事件的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移动互联网非常方便的今天,新闻事件的输出和接受在指尖轻触就可以实现,公交车上、商场门口、甚至出门走几步的所见所闻就可能成为新闻事件在网上传播甚至被人们广泛讨论,屏幕的异端,两个人就可能因为某一观点冲突而失言开撕,网络的匿名又可能让很多人可以不顾后果不问原因是非就对事件当事人大加责备甚至人肉搜索电话骚扰,严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同样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为何不是更加理智的去关注事件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失去了自己对事件获取准确判断的机会,而且给事件当事人一些他理应承担以外的后果,这往往对一个个体是不公平的,甚至是不道德的。我们更应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判断力,就如柴静在演讲中提到顾准对自己的认识,“他对自己有一个很深的反思,他一个晚上接一个晚上的睡不着觉,听着外面的车马声稀少下来,然后市声又在喧嚣起来,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以前的自己腹中空空,只有报章杂志之学,但却喜欢对人对事空发议论,他说现在想起来不免可笑。”尼尔•布朗的《学会提问》中就提到了两种思维方式,一是海绵式思维,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而且深信不疑,而关注社会事件的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认知层面;另一个是淘金式思维,在面对某一事件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质疑、思考、提问并寻求答案,这个很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只有对生活在此侧和彼侧的人都投入感受,都公正的呈现他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才能呈现这个世界本来应有的样子,我们才能够看到我们嵌在什么样的结构和秩序当中,什么必然发生,什么不可避免,什么不可能产生。”
另外,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习惯把自己放到书中的情景来思考和了解自己在遇到书中的主人公所经历的事的时候会怎么想怎么做,因为人生经历总是有限,不可能也不会体验到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种种遭遇和欢愉,所以在别人的故事中我们或许能更加真正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常常会找不到人生方向的人,这时候我都会翻翻这本《看见》,看看书中的内容,某些内容会让我更好的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比如卢安克那篇,他对那些孩子的关心,甚至他试着理解和真正从内心了解他们,“把学生的事情当成认真的,自己的事情不要有目的”,甚至有可能他做的事情是不被理解的,这种坚持很珍贵。还有《双城的创伤》那篇,正如作者所说,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在初读这篇的时候,我是不理解那些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情感的,但是我会把自己拉回到那个年龄的自己,我试着去理解和认识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不同的年龄段,人们的表现和内心世界不可能是相同的,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可能会真正的了解和理解彼此,一个人的经历反而就是这个局限,经历越少和越多,局限越明显,所以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彼此生活交往的时候,这种换位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生活中,理解才是彼此相处最好的秘密。
当然,这本书的每一篇都是独立的,每一篇都是不同的独特的思维视角,不同于读其他书,被书的整体内容绑架,所以读后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