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
还是用蜡笔在图画本上涂的时候,就开始热爱北京天安门。今天,终于来了。
法源寺
也不知是四十多年的渐悟还是疾病带来的顿悟,开始为剩下的生命寻找安顿。给自己规定:每到一处行游,必觅一古刹寺院去拜。法源寺,就是北京行的重要目的。选择它,因为它是北京最古老的两个寺院之一,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它不怎么有名,不是杭州灵隐寺那种旅游景点的感觉,我喜欢。
我是用手机步行导航走着去的,左转右转穿过很长的胡同,不记得每条胡同的名字,只记得附近什么教子胡同、烂漫胡同、西砖胡同、七井胡同那些有味道的京味胡同的名字。
转过一个胡同口,看到上面写着“南无阿弥佗佛”几个字的一面影壁,法源寺就到了。影壁前面,树木间的空地里一些大妈们在整齐地锻炼身体。几个年纪很大的老人,跳不动了,安静地坐着晒太阳。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刹,就这么不起眼地被胡同和广场舞掩护着,很入世地存在。
进去是要门票的,一人五块钱,好接地气的价格。而且在购票处和进门处,四五个坐在地上,面前放个小盆或者口缸的乞丐,抬着手,等着你的施舍。送完手里的零钱,一个慈祥的中年人笑着验过票后走进了心念已久的法源寺。
寺院不大,人很少,但是慢慢走着、看着、拜着,感觉特别好,早就该来了!就不去描述它的建筑结构、悠久历史了,说几件不挨边的闲事。
一是猫。那天阳光很好,大雄宝殿进门处放了一个让人磕头的蒲团,一只金黄的猫,舒服地卷曲在上面晒太阳。没有人管它,也任你僧俗人等进出,一概无动于衷。正惊喜着看它,发觉旁边墙下蒲团上还眯眼躺着一只!附近还有一只优雅地在散步!佛说,万物皆有佛性,何况这些日日拜在佛前的猫们!我似乎看见一千三百年前第一只拜在佛前蒲团上的猫了,阿弥陀佛,喵。
二是花。我在每一尊佛前都磕了头,起落间一直有一种肃穆感,而且圣洁芬芳。不敢以为自己修得自带芬芳,其实是每一尊佛前,都簇拥着鲜花。或是僧人供奉,或是居士、游人敬献。一走进佛堂,那种干净的花香就笼罩着你,再加上佛香的缭绕,很美妙。这才应该是寺庙应有的味道。说到花,其实法源寺是有名有传统的,尤其它的丁香。最有名的当代故事,就是泰戈尔来中国时,徐志摩陪着他到法源寺赏花,泰老很是喜欢,就要留下来观赏一夜,于是他赏了一夜丁香,徐志摩写了一夜的诗。而且泰老、志摩、小曼三人还在法源寺合影一张,被时人雅称为“松竹兰”三君子。这种故事也很有味道,像花香。
三是静。本来,静应该是寺院最基本的东西,可是越是名刹,现在越不静了。如若佛教兴盛,众生归仰也是好事,可偏偏打破这静的不是僧人居士,而是慕名到此一游如我等的游客。所以法源寺的静让我很是喜欢。从它五元的门票开始,猫静静地晒太阳,花静静地香,树静静地落叶,僧人静静地走过,石碑静静地立着,佛静静地看着我们……。在里面的几个小时没有看到多少游人,但是一个穿着时尚帅气的年轻人让我印象深刻,他一个人逐一在每个佛像前认真的磕了头,很专注。后来看到他在寺院角落的一棵树下捧着手机念经文。他让我觉得很静!
离去的时候,没有不舍。下一次的缘,是佛与花。
长城与故宫
这两个地方几乎是北京的代名词了,不得不看。
去长城的那天,阴雨蒙蒙,看不见伟大长城的磅礴壮美。倒是透过垛口看着浓雾里隐约的红叶。恰好遇见一群僧人也来游长城。他们是与时俱进的,年轻僧人,僧衣下面的是阿迪达斯,年长僧人手里拿着IPAD。但是我还是喜欢他们的神情:专注、喜悦。年轻僧人看见我给他拍照就走得更快,年长的就看着我微笑了,无嗔无怒。还有一对外国老人,男士走上前去给老妻拍照,然后又跑回来搀扶她继续往前走。羡煞人,我好想能这么老!
故宫很厉害。一走进去,第一感觉就是知道 “泱泱大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世界人民蜂拥来朝,尤其皇后寝宫窗外,爬满几层人。看来全世界人民都有“帝王情结”,无论现在是什么“制”的国家。其实这就是皇帝的“家”,再豪华壮观,关我百姓毛事。不过我这也是自作多情、假装深沉:就连成群的猴子,每三年也要更换一回猴王,而猴王享有跟群里母猴的优先交配权。然后我也挤进皇后寝宫窗外的人群里了。
走在故宫的僻静处,想起关于故宫闹鬼的野史。走在幽冷的,无人的石板路上,两边惨红色的宫墙向前延伸,确实有种瘆人的感觉,尤其看到宫里的井。
故宫确实让人震撼,据说是世界最大的皇宫。于是想起梁思成,据说当时刚解放,定都北京时,他曾提出完整保护北京古城,在城外新建一个首都。毛主席知道后说“有的人想把我们赶出北京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人感慨“北京失去了一次超越罗马的机会”。现在北京这座古都更多的是废墟和片段,以及新修的“古迹”。最近北京好像已经规划在城外新建行政中心,是不是醒晚了。
严重跑题,扯远了。
三里屯与南锣鼓巷
三里屯与南锣鼓巷,一洋一土。三里屯在许多国家的使馆附近,是有名的外国人多,酒吧多,够洋;南锣鼓巷是一条元代就有的老街,够土。
都是晚上去的。去三里屯时飘着雨。一下公交车,就看到著名的三里屯优衣库,毫不犹豫就走了进去。给家人和自己买了围巾什么的。对了,还去试衣间试衣服了。雨中在三里屯的街上走了走,感觉很冷清,只是透过街对面透明窗,看到穿着拨开屁股看裤子那种三点式的女郎在一根管子前跳舞,依稀证明传说是对的。逛逛感觉无趣,把手中的烟找个垃圾箱灭了,就回了。只是我刚走好远把烟灭在垃圾箱往回走时,发觉一群在路边聊天的外国娃娃,都把烟蒂随手扔地上用脚碾一下,深觉中国文化的强大。
南锣鼓巷让人失望。这个名字本来是有期待的,还说是北京保存得最好的老街之一。其实就是挂着灯笼卖各种吃的、穿的、工艺品什么的。和走在中国任何一条古城老街什么的一样。已经看不到我希望看到的“土”了。
三里屯随着时代发展,不洋了;南锣鼓巷随着时代发展,不土了。不过三里屯优衣库买的衬衣真的好穿,还很便宜;南锣鼓巷的冰糖葫芦好吃,还想吃。
想写的就是上面这些。至于让我很烦很烦的公交车上大姐大妈们的北京口音、很喜欢的在夜晚明亮地下通道里踢毽子的男女老少们、胡同里知道我不辩东西南北用左右给我指路的大叔,餐馆里免费送羊蝎子给我吃的豪爽老板……,统统祝你们健康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