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是教育的根基,教育活动和人在教育中的生活都是属于生活世界的。
“在我们谈论儿童的生活时,应当分析一下什么叫生活。生活就是人的(也包括一切有机体的)生理的存在。这就是说,人在呼吸,他的心脏在跳动,消化器官在工作,感官在活动,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然,在任何一节课上,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但是,还应当从精神生活(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活。精神生活可能是积极的、丰富的、多方面的,也可能是贫乏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在这里,赞可夫强调了精神生活在个体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即使是与精神生活相对的物质生活或是生理活动,如果没有精神观照、心灵观照,个体经验就无法生成。
生活世界是一个有人参与其中而保持着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教育活动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的感悟和理解。
然而,现实中,课程教学更多关注的还是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认知活动来传递和习得书本知识。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基本上是以“告诉”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忽视学生内在体验与感悟,从而使学生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趋向单一理性生活的课程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精神生活需要,从而造成学生生活的僵化。
课程教学必须以关怀学生生活世界为先导,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焕发出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从单质、必然、共性、简化的世界走向多质、偶然、个性、复杂的世界。课程教学只有扎根于学生生活境遇、追寻人生意义,使学生理解自身与世界关系及其精神价值所在,才能使学生生活摆脱物质利益束缚,从而在精神层面创造生活,使精神实现价值和情感得到升华。课程教学要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与意义为旨归,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改善学生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课堂是否把学生的自由、幸福、尊严作为人之生活权利的一部分而加以尊重,并且以此作为课堂的基本出发点,是涉及课堂是否人道、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根本性问题。
课程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存在和生活,而且还必须关注学生可能存在和生活,使人直接地探寻可能生活的意义,建构和实现可能生活。可能生活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能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主义关怀,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激发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课程教学就是学生生存状态的积极展现、不断充盈和丰富的过程,是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以及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为美好和更符合人性的可能生活的过程。
如果美好生活是人的永恒追求,那么教育就要贡献于这种生活,帮助人实现美好生活。教育要帮助人觉醒自性中追求美好的意识,将自我潜在的美好希冀变为自觉的理想;帮助人形成道德的、审美的生活态度,形成体验与感知美好的情感惯性;提供给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技能,借以实现现实的美好;帮助人拓展心灵的富足,保持在任何人生境遇下都不放弃追求美好的希望,一生进行美好的感悟与践行。(19.01.08《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