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给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讲课,中途突然发现有位女生一边听课一边不停地抹眼泪,眼睛已哭得红肿。我正愕然,她冲出了教室。
下 课后,她主动留下,跟我聊了一个多小时。一边聊一边哭得希里哇啦。她告诉我,课堂上她之所以难以控制情绪,是因为我讲到“家庭教育“时,让她想起了她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种种情景。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责骂她,甚至打她,总觉得她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她慢慢变得没自信,性格也变得有点孤僻,不轻易与别人交谈,而父母又责怪她性格不好。现在虽然长大,但那种自卑的阴影一直伴随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好,她都觉得自己很没用,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未来没信心。甚至,到了该恋爱的时候,她有喜欢的人,也知道对方喜欢自己,但是总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不敢投入自己的感情。虽然知道,父母那样对她不是不爱她,也是为了她能进步,但是她内心里面就是无法原谅父母给她造成的这种心理阴影,所以现在她对父母的心态是:既想亲之又要远之,跟父母说话总觉得尴尬;心里话不愿意跟父母讲,感觉自己很孤。
其实,在我接触过的学生当中,有很多大同小异的例子。
当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做自我认知的时候,多次有学生情绪激动地说过这样的话:“通过深入的自我认知,我发现我并没有爸爸(妈妈)说的那么不堪!”有一次有位女生也是哭着分享她的体会:“我发现原来我也有优秀的一面,并不是妈妈说的那么不堪,从小妈妈给我的打击和责骂让我一直自卑,每次想起妈妈,心里就觉得丧气。”
有位妈妈跟我讲起她那正读初中的女儿,自责自己平时对女儿的说教方式不正确,造成女儿早早辍学。对自己未来无望的女儿跟妈妈说:“我是没救的了,以后别这样对待弟弟。”听到这样的话,是不是感到很悲凉?
早些天,也是一位母亲,向我请教怎样把出走在外的女儿(正上初中)劝回家。女儿出走、不喜欢读书,是因为孩子父亲常常用粗暴的语言打击孩子,让孩子感觉家里没有温暖。
每次听到这样的故事,心里总忍不住要酸楚一番。表面上看起来,每个孩子都有父母的疼爱和呵护,但有多少孩子却是在孤独、怀疑和惶恐中度过童年和少年。他们对“爱”失望,但又渴望爱。这些孩子的成长,太不容易!
父母总被认为是天底下最爱你的人,可偏偏他们总是伤你最深。最让人酸楚的是:你受伤痛苦的时候,不知道还可以向谁求救,因为没有人比父母更爱你了;无助的时候,你想反抗,但是你不能,因为,那是,“父母”!大部分孩子选择不反抗,把自己封闭起来(例如躲进洗手间一个多小时不出来或者不与父母交流)。而当真的要反抗的时候,那可能是毁灭性的。
父,母,你既然爱他,为何要伤他?
也许你会说:“孩子做得不好就应该骂,犯了错就应该打。不打不成材。对孩子严格、严厉是应该的。”我想,很多人把打击、挖苦和严格的教育混淆起来了。
你可知道,“你看某某英语那么好,怎么你就学不好?怎么这么笨!你太懒了!”这样的话毒性有多大吗?它可以让孩子从此害怕学英语、难把英语学好,让他从此聪明不起来,从此抗拒学习。因为这句话深深埋进了他的潜意识里,每当学英语的时候,潜意识里那个声音就会告诉他:你学不好英语!你很懒!每当他迎接挑战的时候,那个声音也会跳出来告诉他:你很笨!做不好的!然后孩子慢慢变得自卑,自我放弃。
你是否知道,“你成绩这么差,很难考上大学的”这样的话杀伤力有多大?它就像一杯毒酒,从你的口里灌进孩子的心里,把他心里的梦想杀死,让他从此与美好的人生无缘。
有一次,我到一家士多店买东西,看见五十多岁的老板娘在跟她三十多岁的儿子吵架。让我惊讶的是,平时看起来很温顺的年轻人居然对着自己的母亲歇斯底里,当时母亲脚受伤,坐在轮椅上,年轻人站着,居高临下很愤怒地吼母亲:“都是因为你!我才有今天,害我这个时候连老婆都娶不了!”母亲眼眶发红,委屈地埋怨儿子:“这怪我吗?怎么不怪你自己笨!如果你有能耐一点,我要陪你在这个小庙里卖东西!你这没良心的废柴!”从这位母亲的语言看,不难联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位年轻人的现状,并造成这样的母子关系。“母亲”,对儿来讲,本应是最“慈悲”的,可偏偏很多“母亲”就长着一根毒舌,专门毒自己的儿----信赖你、依赖你的儿。
有时候,挨打一顿,可能会伤身,而挖苦、打击、错误的判断,毒舌,却伤到心;身体的伤很容易自愈,两三天就好了,而心里的伤可能要用一辈子来治愈,有些甚至无法治愈。所以为什么,那位女生,即使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还耿耿于怀小时候父母如何待她,无法从“自卑、害怕未来”的心理阴影走出来;还有那位温顺的儿子,为什么三十多岁感觉没出息、恋爱不成。
当然,打,也会给孩子造成心里阴影,他会因为挨打而产生羞耻感,所以不愿意和同龄人一起玩。挨打的孩子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别人不用挨打,而我要挨打,我很差,我不配与别人一起玩。”然后胆小、自卑伴随而来。
既然打不得,骂也不得,那 “养不教,父之过”,怎么办啊?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不要主观臆断地“妄为”,不要用言语、概念来教育别人。比如,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本性,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约束和控制孩子,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兴趣支持孩子成长;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评判孩子,因为有时候你的判断会远离事实,会让孩子反感,让他迷失自我,弄不清楚自己是“好人”还是 “坏人”。
有位15岁的男孩子,家长觉得他太逆反,并且有心理问题,被带来给我辅导。孩子跟我聊完后,嘘了口气,如释重负地说:“跟老师聊完,我心里的石头落下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心似有针刺。如此年少就心揣一块石头,这成长是有多艰难。而这种压力就是来自父母对他的不正确的判断:心里有病,不会与人相处、学习懒惰、为人不孝。听父母说得多了,他就相信自己有很大问题,甚至觉得自己“坏”,在同学面前有点抬不起头。而事实上,他并不是这样的。
老子认为:“多言数穷”,“数”通“速”;穷,即,尽。多说反而伤元气,人就走到尽头了,加速你的死亡。在教育上,说得越多,就越没有效果,并且会加速结果向坏的方面发展。所以后人主张“身教胜于言教。”
孟母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孟母戒子》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诗文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戒他:背诵要专心致志。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并且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
孟母发现孩子不专心读书,没打也没骂孟子,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警示孟子,不但没伤害到孩子,还获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为人父母者都没实习过,都是无证上岗,很多时候没经验,对待孩子的多发情况,一下子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合适。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少评判孩子;平时多注意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对孩子的想法先给予肯定,再和他一起探讨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确。也许,你的一句表扬或者肯定,就可以让孩子的自信再次发芽,让孩子心里烂掉的梦想重生,让他更加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他每个年龄段该有的快乐,无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