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红艳的第 24 篇文章
红艳的读书笔记
一、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安十岁的哥哥正为明天无法上交一份作业而苦恼,这份作业是一篇有关鸟类的报告。三个月前就已经布置了,直到截止日的前一天,他都不知道该怎样动笔。这时,作家父亲走过来,坐在他的身旁,对他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当你觉得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开始写,哪怕只有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哪怕写得很糟糕都没有关系。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布步、第三步。只要你写得出来,不管它写得有多差,你都有机会把它改好。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情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事,是我们保持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很多人做事情都会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但问题是你有多少时间容许自己等待一个好时机的出现呢?
要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成本的。
知乎网友Caun Derre回答 “30岁才开始学习编程靠谱吗?”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即刻行动,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条行动法则。
二、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精益创业中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概念: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
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产品?
“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才是产品;拥有绘画技能不是产品,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才算是产品。
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
比如,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从一篇长文到一本书;从单幅的漫画到多个漫画,再从多个漫画到长篇漫画连载。
三、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四、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对待
可以把外界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肯定、否定和批评、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
每一种反馈都有特定的价值,批评本身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
那些迟迟不愿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的人,他们害怕批评,害怕反对声音的出现把自己贬的一无是处,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在别人面前而被攻击和嘲笑。于是这种害怕就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五、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严格来讲,实现人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任何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这个注意焦点牵引了人的认知加工资源。
而在一个“时期”内,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任务之间需要切换的“多线程”。
多线程工作的秘诀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任务时都会被中间打断,如果我们能选择好合适的中断点,中断就不可怕,切换的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
我们需要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进行那些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
拿到一个任务,先要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去啃下来,而不是先去做那些周围的打扫性工作。
读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就是经常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那些准备性的工作,学了这一部分,以后的工作就要直奔主题,先把最重要的工作做完,再去做那些准备性和支持性的工作。
比如,你要做一个PPT,你第一步准备做什么?
是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吗?不是。是马上去百度谷歌查资料吗?也不是。
正确答案是:设计PPT的架构。
1、分析你的受众(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兴趣点、关注点,)
2、设计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
3、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这个过程就是该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你需要的工具仅仅是一张纸和一支笔(快速的把你的灵感记下来)
六、三思而后行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每做完一件工作,脑子里回想一下,做一个回顾总结,也就是“复盘”,久而久之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置身在这个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预期:
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进度: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进度太慢的结果?
缺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产生遗憾的原因是什么?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梳理“反应链”:
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
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成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在今后的同类事件中更好的掌控事情发展的进程。
关注意外现象:
由于普遍存在的“证实偏见”,人们更喜欢符合期望的结果,而把意外的效应置之不理,或简单地归结为随机性,因此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知识和行动的边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