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华尔街做媒体的时候,有几次在工作场合碰到过达里奥。他本人有意大利血统,身材很高大,灰白色的头发,风度翩翩的,很有意大利教父的感觉。电影《教父》里那句经典台词,尤其适合他:Great men are not born great, they grow great.
9 月 19 号,在美国发售了一本新书,书名叫 Principles,翻译过来叫做《原则》,书名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短短几天时间,这本书在美国亚马逊的商业畅销书排行榜上,就排到了第一名的位置;在所有类别新书的排行榜上,也杀进了前五名。
抢着为这本书写推荐语的牛人不计其数,比如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彭博社的创始人迈克尔·布隆博格、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美国的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财富》等等,也都在第一时间给出了好评。这本书的纸质书在发售的第二天就被抢购一空,即便是美国当地的读者,也得等 1-2 个月才能收到这本书,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01.谁是雷·达里奥?
这本书的作者叫雷·达里奥(Ray Dalio),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的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这个名字在投资界绝对是如雷贯耳——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 100 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根据福布斯的统计,他也是全球最富有的 100 位富豪之一。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创立了一支叫做“桥水(Bridgewater)”的对冲基金:这支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 1600 亿美元,换算过来差不多有一万亿人民币。所以,桥水基金也毫无争议地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达里奥本人被称之为“对冲基金教父”,媒体甚至管他叫“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我以前在华尔街做媒体的时候,有几次在工作场合碰到过达里奥。他本人有意大利血统,身材很高大,灰白色的头发,风度翩翩的,很有意大利教父的感觉。以他的江湖地位和获得的成就,应该是特别受媒体关注的。但他本人却非常的低调,他自己就说:不喜欢被太多人关注。
他的这个性格特征,多少还是跟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关系。作为一支华尔街的对冲基金,是否赚钱的关键,还是要看它们的交易策略靠不靠谱。如果谁家基金开发出了一套赚钱的交易策略,就像开动了一台印钞机一样,可以源源不断地赚钱。
但如果这套交易策略被别人知道了,那赚钱的几率就自然变小了。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华尔街都有对冲基金的业绩排行榜,有的基金居然会花钱把自家基金的名字从榜单上拿下来,避免被太多人关注,坚持要闷声发大财。
02.这本书凭什么火?
虽然这本书是刚刚出版的,但它其实并不是一本新书。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达里奥就开始写这本书了。一般这种成功人士写书,要不就是个人自传,要不就是励志鸡汤;但这本书既不是自传,也不是鸡汤。它更像是一本武林秘籍,而达里奥就是那个写秘籍的绝顶高手——他修炼了 40 年的武功,创立了对冲基金界的天下第一大门派;在他即将金盆洗手、退隐江湖之际,他把毕生绝学总结成了这本书,传给了世人。
既然是高手的毕生所学,起名字应该有点特色吧?比如《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这种名字,一听就很有气势。但这本书却起了这么一个普通的名字,叫做《原则》。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达里奥写这本书的初衷说起了。达里奥 80 年代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只是记录一些投资方面的心得。因为做投资的不确定性很大,经常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他后来发现,与其每次碰到新情况手忙脚乱,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总结一下,是不是可以针对同一类型的情况和问题,总结出某种行为准则,来加以应对。
比如说,达里奥刚刚入行的时候,赶上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金本位,也就是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当时他以为金融市场肯定会遭受毁灭性打击,但没有想到市场不仅没有暴跌,反而暴涨了。达里奥就从这个事件中学到了两条“原则”:第一,不要相信官方;第二,货币贬值和大量印钞票对股市来说是好事。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 80 年代初,美国的失业率很高,美国的主要银行持有很多拉美国家的债务。1982 年 8 月,墨西哥出现了债务违约,这在当时算是个危机事件了。美联储为了应对这个危机,采取了宽松政策,结果为美国之后带来了十几年的大牛市。达里奥从这个事件中又得出一条“原则”:危机发生之后,当局采取救助措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危机本身的影响。这个“原则”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因此,当时达里奥就给自己定下规矩,把每一笔投资的交易逻辑记录下来,从中总结规律、提炼投资规则和标准,为之后的交易做准备。后来他发现,可以把这些“原则”编写成电脑语言,代入数据进行处理,以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这也直接影响了桥水基金,在之后开发出了那个著名的“全天候交易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一步步成长为全世界最赚钱的对冲基金。
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绝对理性的原则,把投资失误、投资感悟、投资策略用系统化的语言表达,也成了桥水基金能够笑傲江湖的关键所在。
后来,随着自己的基金越做越大,达里奥发现,这个方法不仅在投资领域有效,在企业管理领域也很有用。所以,他在 90 年代中期就开始总结一些公司管理方面的“原则”。到 2006 年的时候,他已经总结了 60 多条管理和工作方面的原则,当时他把这些原则在公司内部进行传阅,让同事们学习和提建议。
到 2010 年,达里奥第一次对外公开了自己过去总结的所有《原则》。结果,外界的反应出奇的好,他发布的这个免费版《原则》,被下载了 300 多万次,还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写给他的感谢信。
这次这本新书《原则》,就是在他 2010 年那版《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订和汇总整理。全书被分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他个人奋斗史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他总结出来的人生原则,第三部分是他总结的工作原则。后两部分的人生原则和工作原则,大大小小的原则加起来有几百条,主要以清单体的形式呈现,每条原则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人生原则”
在人生原则部分,虽然大大小小的原则很多,但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做:拥抱现实,善待现实。其中具体的小原则有很多,比如:不要隐藏自己的观点,再比如,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在于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它其实是一个等式:痛苦+反思=进步。
达里奥说自己一个“专业的犯错者”,英文叫 Professional mistake maker。说白了,就是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我们犯过的错误。人生和事业的路很长,免不了要犯各种错。在达里奥看来,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人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进步,还是螺旋式下降走向失败和灭亡。
达里奥在职业生涯早期,曾经做了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赔了很多钱。他后来回忆道:那次投资失败是在他身上发生的最糟糕、但同时也是最好的事情。糟糕的地方在于,公司亏了很多钱,濒临破产,他不得不把员工全都裁掉,为了生存,他还找父亲借了 4000 美金,把自己的车都给卖了。但好的地方在于,这件事情教给了他敬畏之心,让他的状态从“我是对的”转变为“我怎么才知道我是对的”。
而这些进步和成长,是成功给不了他的——成功只会让人形成路径依赖,一直重复过去的行为,无法实现进步;而错误往往可以给我们巨大的刺激,逼着我们去反思和进步。某种程度上,这本书里总结的所有原则,都是由错误+反思得出来的。
人生原则的第二大部分,叫做“通过五步,达到你想要的目标”,这五步分别是:设定目标、识别问题、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法,执行解决方案。这几步听起来很简单,但大多数人不一定做得到,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类的天性是自负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比如,有人对你的观点表示不赞同,你会下意识地把他人的不赞同视为一种挑战,甚至还会生气。在这种状态下,你很有可能表现失常,决策也可能出现失误,这样就达不到既定的目标。
第二,每个人都有盲点。有的人是近视眼,远处的东西自然就看不清;有的人是远视眼,近处的东西就看不清。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惯有的思维模式,可能会导致我们无法对形势做出准确而全面的评估。
所以,人生原则的第三大部分就变得很重要,这一部分叫做“极度开放”——正是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尤其是反对的意见,而且最好是你身边的高手提出的反对意见。
而要做到极度开放,我们就得正确评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所以这就到了人生原则的第四部分:要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达里奥贯彻得非常彻底——很多男生玩过实况足球的游戏,游戏里每个球员的能力值不同,比如有的远射能力强,有的速度快,有的防守好。达里奥把这套能力值体系,搬到了自己公司,对员工做起了打分。比如,有的员工信赖度高,有的员工创新能力强,有的员工执行能力强,每个员工都被打分之后,同事和领导就知道这个员工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即便同事之间第一次工作,大家也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工作预期。
人生原则的最后一部分,叫做:进行有效决策。达里奥重点介绍了一个决策工具,叫做“可信度加权决策法(Believability-weighted decision making)”。桥水基金自创立起,就奉行所谓的 idea meritocracy,也就是“优秀想法至上”的原则,而不是“权力至上”的原则。想要让最优秀的想法脱颖而出,第一步肯定是所有人把想法拿出来给大家看,第二步就是大家互相批判,提出不同的意见。那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最后该如何决策呢?
通常情况下,要么是独裁制,权力最大的人说了算;要么是民主制,一人一票,最后少数服从多数。但在达里奥看来,这两种方法都不够好,他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充分考虑到每个人不同的背景,然后对不同专长的人提出的意见赋予不同权重,最后加权计算进行决策。
比如,当探讨医疗相关话题的时候,有医疗背景的人提出的意见,在最后决策中所占的权重肯定就会更大;会计背景的人,提出意见的权重就不会太高。如果探讨的是一个跟会计相关的问题,那就正好是反过来。这种情况下,既保证了决策过程的公平民主,又保证了最后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工作原则”
从本质上来说,达里奥总结的“工作原则”和“人生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他自己就在书里说,“工作原则”其实就是把“人生原则”应用到了事业上。当然,因为做投资和管理会更加复杂,所以工作原则的内容也更多。
根据他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他把一个组织崛起的过程分成了六步:第一步,是聚拢一批有宏伟理想的独立思考者;有了这些优秀的独立思考者,第二步就是奉行“优秀想法至上”的原则,让最优秀的点子脱颖而出;第三步,想法都有了,就得有一个严谨的系统性决策机制,让好的想法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第四步,决策带来了成功,就可以到第五步:员工开心、用户满意,这样就迎来了第六步:有更多带着宏伟理想的独立思考者加入。但如果第四步的决策带来的是失败,那就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进行反馈和总结,直到成功为止。
为了达到这六步,达里奥一共总结了 16 条大的工作原则,里面包含了上百条小原则,它们被分成了人、文化,组织建设和管理这三个维度。而所有这些工作原则,都有一个前提假设:“优秀想法至上”,也即那个 idea meritocracy。
达里奥认为,一个组织想要成功,并不是看创始人有多牛,也不是看手上的资源有多少,而是看这个企业是否能奉行“优秀想法至上”的原则。这些优秀的想法,很可能不是来自企业高层,而是来自企业中低层员工,甚至是刚入行的新人。
达里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前提假设呢?说白了,还是因为他奉行的另外一个人生原则:“要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在他看来,每个人的大脑和生理特征都是不同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专属的优点和缺点;看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角度,也肯定有自己的局限性。
这个观点也是有科学依据的。1983 年的时候,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衡量人类智慧和才能的角度不止一种”。
比如,著名的作家钱钟书先生,高考数学成绩只有 15 分,显然他不擅长数理方面的研究,但你能说他不牛吗?他高考的外语和中文成绩是全优,最后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很显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加德纳的这个“多元智能理论”就明确提出了八种人类不同的智慧和才能类型,包括:语言、音乐、逻辑数理、视觉、身体运动、自知自省、沟通交流、自然观察等等。
这就好比,我们不能把擅长身体运动的迈克尔乔丹,拿出来跟擅长逻辑数理的华罗庚相比;也不能拿擅长音乐的莫扎特和擅长语言的莎士比亚相比,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在企业里也是一样——区分企业员工的维度不只是他们的职能和级别,还得认识到,企业里也有各种不同才能和缺陷的人。为了保证最终决策的质量,就得把各种不同角度的观点和想法都提出来,充分考证之后,才能保证最终决策的最优。
所以,要如何鼓励大家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毫无保留地提出来呢?这里就涉及到达里奥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原则,叫“极度透明和极度真实”,英文是 Radical transparency and radical truth。其实,在达里奥的人生原则里,有一条叫做“极度开放”;在工作原则里,这也是一脉相承,而且特别被浓墨重彩强调的一点。
那该如何做到“极度透明和极度真实”呢?一般情况下我们可能觉得,那就兼听则明,多汲取别人的意见就好了。但其实,我们所说的极度透明,和达里奥推崇的极度透明,可能完全是两码事。
比如,在桥水基金内部,下属被充分赋予了权限,可以直接挑战上级,甚至是公司最高层的老板。比如,达里奥在 2017 年一次 TED 演讲上,跟全场观众分享了一封邮件。这封邮件来自于他的下属,里面是这么写的:“达里奥,你今天在公司开会时候的讲话简直不及格,你根本没有做任何准备,不然的话,你不会讲得这么烂。以后,你应该多花点时间为开会做准备,如果需要,我甚至可以来陪你做准备,帮你热身。”信的最后,下属还补了一刀,说:“你要是觉得我的看法不对,可以去问其他同事,或者直接来问我。”
这封信虽然是发给达里奥的,但全公司的员工都可以看到。可以想象一下:在任何一家普通公司,一个下属员工敢跟老板这么说话,老板会怎么想?他也许不会直接开除这名员工,但生气肯定是难免的。
但对达里奥来说,这样的对话每天都会发生,他也完全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生气。因为只有这样,同事之间才敢这么坦诚相待。在公司内部,不管级别高低,有任何的问题或想法,同事之间必须及时指出,这就是他们奉行的“极度透明”的原则。
除此之外,公司内部几乎所有的会议都会被录音。如果在开会的时候,谈到了某位同事,但这位同事又不在场,在场的人就必须把谈论这位同事的录音发给这位同事。也就是说,公司不允许任何人在背后议论别人。
有一次,达里奥和公司另一位高管讨论一位员工晋升的问题。高管觉得,这位员工的工作能力很强,可以给他升职加薪,但达里奥却觉得这个员工的能力不够。后来达里奥一想:不行,不能在员工背后议论他们。于是,达里奥就一个电话把这位员工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开始当面议论他。当然了,议论他的同时,也给了这位员工辩解的机会。
为什么桥水这么干可以成功呢?哈佛大学有一位学者叫罗伯特·凯根,他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员工,虽然表面上干的是一份工作,但其实做的是两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他原本要完成的本职工作;第二份工作,是要管理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尤其要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但这第二份工作,其实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桥水的公司文化里,大家只需要做第一份工作,只做最自然、最舒服的自己就够了,不需要再在第二份工作上浪费时间精力。
其实,硅谷的很多公司也是这么干的。比如在 Google,就奉行所谓的 Radical candor,也就是“极度坦诚”的公司文化,鼓励上下级之间直截了当地表达观点和意见。在“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公司也是这样:有一次他的公司 SpaceX 研发的火箭在发射的时候爆炸了,之前在公司内部已经列出了 10 条可能会引发爆炸的理由,但最后实际引发爆炸的理由,却是第 11 条。所以,马斯克也汲取教训,鼓励员工大胆讲出任何他们觉得有疑虑或者担忧的事情。
不过,这个“极度透明”的原则也是有代价的——在桥水,新入职员工的离职率非常高。据报道,三分之一的员工在工作的头两年之内就会离开公司。而且,根据这些离职员工的反馈,他们认为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太过粗暴,而且经常处于被质疑的状态。
不过,我倒是觉得,太过于玻璃心的员工,本来也很难在这样的公司生存。这个主要是由行业特征决定的:投资行业是一个极度需要理性的行业,个人情绪需要被屏蔽掉。巴菲特曾经说过:“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但实际上,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而真正能做到的那些人,都是极度理性的人,他们可以接受来自他人粗鲁的反馈和质疑,不被个人和市场的情绪所绑架和影响,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因此,也更容易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03.他做对了哪件事情?
正如达里奥在书中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达里奥也同样有自己的局限性。在达里奥的人生原则里,有一条叫做“不要忘记 20/80 定律”。20/80 定律的本意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里,最重要的部分只有 20%,剩余的 80% 都是次要的。其实,这本《原则》就非常符合“ 20/80 定律”。书中 80% 的篇幅是介绍一个又一个的原则,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书中真正重要的 20%,其实是制造这些原则的过程。
平常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有的事情经历完之后我们会得出一些经验教训,甚至有的时候就是灵光一现,产生了一些很好的想法。但人类大脑的默认设置是“短时记忆”——只要我们不是刻意重复去记忆某个东西,我们获得的经验也好,想到的好点子也好,很容易就忘掉了。
这本《原则》就是告诉我们:从人生和事业上获得的经验不要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一定要理性地进行记录和总结。这本书里的几百条原则,都是达里奥自己一点一滴记录总结出来的,是他个人的人生百科全书。使用的时候就像搜索引擎一样,当人生和事业遇到什么问题,就直接去里面搜索相关的原则作为决策的参考。
实际上,达里奥的桥水基金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甚至在公司内部开发了一个叫 Coach 的工具软件。员工遇到什么问题,直接输入关键词,就能在这个工具里找到相应的原则和解决方案。
无论是达里奥自己,还是他创立的桥水基金,他们都运转地像机器一样严谨精密——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会被记录下来总结成原则,下次再遇到的时候,就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照此执行。所以,无论是达里奥自己,还是他的基金,在市场上都很少犯错,而且运转的效率非常高。
而机器的运转之所以比人的效率更高,是因为机器极度地自律,它会严格执行一切原则,不带任何的情绪。达里奥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就是因为他在不断总结和提炼原则的同时,贯彻了机器一般的执行力和自律性。
已经拿到这本书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这本书里每条原则对应的故事和案例并不多。达里奥最近在一次采访中就说,他是故意不想写太多自己的故事,因为他不想让别人觉得,是因为他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这些原则才成立。他希望读者自己去检验、修正、甚至否定这些原则,而不要因为自己的成功,而盲目听信这些原则。
因为,达里奥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局限性:他本人极度理性,做事富有逻辑性,可以不被情绪影响,这样的性格特征非常适合他所从事的行业,但并不一定能在其他行业也获得成功。比如,在演艺行业,如果你是个绝对理性的人,你是很难去感染他人的。虽然达里奥已经非常成功了,但他个人的局限性,也会直接影响到他所总结的这些原则的局限性。
这也是为什么他说,希望每个人都写下自己的原则。因为,每个人的原则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彩蛋
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远读重洋」ID:「readabroad」
欢迎关注,在后台关键词“原则”,你将我们翻译整理的《人生原则》&《工作原则》精华版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