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本《社会心理学》的书,觉得是本好书值得好好学习,但离校多年,啃教科书还是觉得乏味,(该书是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用的教科书)于是想了个方法,将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一些事和社会心理学中的理论结合起来,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最近产品中要增加一个新的板块,对这个功能模块的入口需要进行命名,老板希望不要跟市场上的见过的差不多,又要让用户看一眼就知道功能是什么。入口名称前前后后提交了4个版本还是不满意,于是发动产品组运营组的同学一起挖掘词库,集思广益。此为背景。
产品加运营组共有20几个人。第一次收集方案,并没有严格要求每个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出方案,只是通知到大家后,隔天选了个时间再通知一下,5个人用了市场上常见的命名,3个人没有提交,其余的同学基本一人一组,且多有重复。
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其实这句话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从总量的角度看,人多,总的力量会大于一个人的力量,但是从人均效率来看,每个人付出的努力不如个人单独工作的成果更佳。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在群体任务中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反而较小”的现象,叫做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当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叫社会惰化作用、社会惰化。
课本中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法国工程师林格曼发现,选手在拔河中所付出的努力仅有个人独立努力之一半。
人们一起拉绳子的时候,用力的方向和时间可能稍有差异。由英厄姆领导的一个马萨诸塞研究小组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让参与者认为自己在和其他人一起拉绳子,而实际上是参与者一个人在拉。蒙在鼓里的参与者们被排在拉绳装置的第一个位置,并且要求他们“尽全力去拉”。结果发现,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是一个人在拉,那么实处的力气比亦为身后还有2~5个人和自己一起拉时多出18%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第8章 社会懈怠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切身体会到这样的事。对比下单独骑自行车以及骑双人或多人自行车的时候,当你单独骑自行车的时候,想要让自行车保持前进就要不间断地骑行,而有人能和你一起骑的时候,就会时不时开个小差偷个懒。
但是实际工作生产中,我们时时刻刻要和他人一起协作完成任务,要如何在减少这种搭便车的现象呢。社会心理学中也给出了答案。
1、当任务具有挑战性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在面临挑战的时候,人们会认为自己的那一部分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为自己掉链子而拖累团队,让个体相信自己必不可少,另外,小规模团体中个体认为自己必不可少,因此控制团队规模也是一种方法。
2、多劳多得,而不是平均分配报酬。如果平均分配,付出少的单位劳动所得报酬反而高,这样会引发更多的个体偷懒行为。
3、使个体作业成绩可识别化。当个体的行为可以单独评价时,人们会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就是说,要对每个人的工作产出进行量化,且要根据每个个体都有针对性的明确要求,即,每个人都要背KPI,且考核指标要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当群体接受有挑战的目标任务,有具有诱惑的奖励,当个体能够把群体看作团队时,团队中的个体会更加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