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智和他们之间关系都并非单纯。
在缺乏孩童陪伴经验的人群眼中,孩子的形象显得“过于单纯”。
简单列举几种孩子之间协作的现象,假设在你面前有两位孩子,分别11岁、7岁,学习同样的内容:
1. 团队学习可能变成强者的表演
行动积极、心智成熟的一方往往得到过多的分工和练习机会,完全牵引了团队学习的进度。
相对弱势的一方可能同样乐在其中,但因为担负职责与练习机会的不足,学习的内容很难说被这些孩子“掌握了”。
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下一次弱势的孩子需要独立复现、应用学习内容时,准确率会下降。
占据优势的孩子不知不觉成为了“缺乏同理心”的“掠夺者”。
2. 互相叙述感受、复述提示有助于自然形成合理分工
同样在团队的学习中,“愿意主动向另外一方发言”往往是能够合理分工的征兆:A愿意把下一步行动的关键指令复述给另一方,B愿意把自己看到的某个要点(尽管这要点显而易见)告诉A。
女孩似乎很擅长于这种模式(似乎很多成年女性闺蜜之间也是这样交往?)。
3. 在好胜心与同理心之间来回切换的竞赛
这种竞赛常常缺乏理性预期:7岁的孩子也会把11岁的兄长当做“假想敌”,完全忽视不同的能力基础。
一样的群体,相似的情况,好胜心和同理心也会交替接管他们的行动:
- A出现了错误,B嘲笑对方“又出丑了“
- A进度慢了一点,B反而问教师”我是不是应该停下来等他?“
这种互相对比、竞赛造成的拉锯似乎让孩子无论位于哪一方(即便是弱势方)都爱恨交织,欲罢不能。
”有一位同龄人也在面对同样的事情“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面对未知恐慌的心理暗示。
想起乐高曾经在做棋盘类游戏产品时,团队依靠三个重要的新观察来推动这条产品线:
- 在一部分孩子眼中,乐高可能是烦人的,一个人搭建,另外一个人不喜欢。
- 孩子存在阶级意识。
征服意识:孩子赢得越多,社会资本就越多。
发现成人世界的心理提前映射在孩子的行为上,实在是很特殊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