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是一个“消文解字”的时代。
如今鸡汤、成功学、网络爽文横行,快节奏的生活,高密度的信息,让人们越来越喜欢“仰人鼻息,拾人牙慧”,人人都喜欢“极简”,试图“管中窥豹”。人们把鸡汤当做心灵寄托,用成功学来扩展眼界,通过爽文释放压力,经典文学却被遗忘在侧,被束之高阁,落了满满一层灰。
“经典赋予我们认知能力,认知自我和世界;赋予我们感受美的能力,抵抗丑和创造美”,你读过的书成就了你的人,经典不应该被遗忘,要活的澄明博大,唯有阅读经典,用心感悟。
这一次读牍主题阅读选取的文学经典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是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故事新编》是一本小说集,是先生一部创新之作。
提起朝花夕拾,每个人都很熟悉,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之中就有它的身影,但提起它,许多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枯燥乏味的。叙述性的散文,些许拗口的白话,学生时代的我们想必是极少有人能够感受到文章的美感的。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重温经典,也有了不同感受,尽管文章很美,读起来却总感觉仿佛受到了什么限制,细细一想,在阅读的时候我竟然满脑子充斥着“通过...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中心思想,歌颂了...伟大精神”。头三天的阅读之中,这句魔咒盘旋在脑海之中,写每日笔记的时候也很难跳出这个局限,实在是好不讨厌,由此我想到,经典该怎样阅读呢?
我想,经典的写作背景是需要了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文鉴赏也很值得参考,但是读书却不必那么死板,经典阅读,不妨放松一些 ,只细细体文字组合之艺术、品阅读韵律之美即可。读的深也好,浅也罢,只要有自己的感受,那便不算虚读一场。
比如像是《故事新编》中的补天,这一篇先生以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作为背景进行的改编,关于文章的内容,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宗教、精神的隐喻,更多比较普遍的是认为鲁迅歌颂劳动人民,揭露社会弊病,目的是为了唤醒麻木的国民,我读下来却对于歌颂劳动人民这一点不太赞同,假如说歌颂的是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那么女娲就是这劳动人民的化身,可是怎么会出现“伊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总觉得左右不如意了,便焦躁的伸出手去,信手一拉,拔起一株从山上长到天边的紫藤,一房一房的刚开着大不可言的紫花,伊一挥,那藤便横搭在地面上,遍地散满了半紫半白的花瓣。伊接着一摆手,紫藤便在泥和水里一翻身,同时也溅出拌着水的泥土来,待到落在地上,就成了许多伊先前做过了一般的小东西,只是大半呆头呆脑,獐头鼠目的有些讨厌。”这样的描写?如果结合序言中鲁迅自己对““补天”创作的缘由——“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我觉得要说是女娃代表创作文学的作家,创作的人则是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无不可。而“我师反走,我后爰以厥首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我后亦殂落。呜呼,是实惟……”“够了够了,我不懂你的意思。”伊转过脸去了”这一节,我又觉得先生是在讽刺沉溺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因而总体说来,我觉得这篇补天真正不是在歌颂劳动人民抨击社会弊病,而是借神话为驱壳,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一种看法,而女娲就是先生自己。
再比如《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被认为是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二十四孝图》则是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这篇两文章读完后,我对于《五猖会》中父亲要求年幼孩子在去赶会之前必须背完一本书这一幕,以及《二十四孝图》中关于不允许孩子读有图画的书这一段印象非常深刻,一下子回想起上学的时候,每次出门踏青游完的时候,一坐到车上我爸爸把英语磁带边播放着边考我听力和单词的情景,导致我一段时间既厌恶出门又厌恶英语。这种教育模式不单是封建制度所导致的,仿佛是中国家长们“未雨绸缪”的一种通病,看见孩子们脸上的笑脸,便想到贪玩,接着想到不认真学习,随后想到成绩下滑,之后想到考不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就不能够出人头地,因而见到笑脸便引起家长们深深的恐惧,一定要在玩儿的时候也要想到学习才能稍稍安心,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们只会学习,却不会痛痛快快的玩儿了。
先生的文章不论是在从前,还是在当下,都不过时,他一贯辛辣的笔锋总能触及人们最共同的特性,先生不光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在文学史研究、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也有重大贡献。在他早期的作品《坟》中,《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中都有体现,遗憾的是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将先生的作品全部读完,仅仅读完了这三本作品,然而在这三部作品中就感受到了先生无与伦比的魅力,让我对先生其他的作品更加期待。
活动已经结束,阅读经典还不能停,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读完先生全部的作品,认识一个更加完整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