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相传秦国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唯独保留完整的书是《易经》和医疗方面的书籍,《易经》中也有阴、阳的概念,分别用阴爻,阳爻表示。儒家思想也有阴、阳,孔子做《系辞》。《道德经》中也有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诸子百家好像不违阴阳,阴阳不是中医独有的,它好像贯穿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和生活中。
二、此五行非五行
五行,金、木、水、火、土,不要单纯的看成五类物质,可以看做五种动能,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化叫做生、克,每一种“行”于其他四“行”都有关系,例如:木是生火的,又被水生,其克土,被金克。《易经》中没有介绍五行而用八卦,但在运用占卜方面,重点用五行,千百年来流弊于投机取巧,风水,算命。五行,在中医中对应五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是“活“的,动态的,生命的,每个子系统也是多器官、多系统的组合。
三、至简至易——中医的阴阳五行
1、别把它看的太复杂太神秘
天地间阴阳五行生生不息,老祖宗怕大家迷糊,所以“取类比象”,用高度的智慧总结其中的规律,简而化之,我们别整复杂了,只要找到不变的规律就简单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分类独立于所有学说思想,直接归于人体身心,真正实践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2、简单处也别太简单
一个30岁的人如何看一个100岁的老人?单纯的拿物理、数学、经济、管理的思想理解中医的阴阳五行,容易偏颇。就如同作者拿五行比喻公司经营被教练否定一样,不是不可以比,是比的不像了。中医不难在阴阳五行理论,难在辨证施治上,难在“用”上,就像《易经》,理好懂,象和数没几个人给你讲一样。《易经》倒可以玩玩,而中医关乎病症,关乎性命,玩不得,在“用”上要求你真懂,真明白,真用功,半点含糊不得!
3、换个角度更有意思
中医不是大而玄,他让天地、阴阳、五行归于有形,不再虚幻,他不离人身,不离生活。宗教里的善、恶,像不像一对阴阳?仁、义、礼、智、信像不像木、火、金、水、土?止于至善,至善还有阴阳吗?中医的五行相生最后到哪里?相克最后到哪里?相生是道,相克是道吗?学了中医,透过人的身心,再看诸子百家,再谈顺应自然,不是谈玄说妙。